山外有桃源
2024年05月24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100
文章浏览数:
汉中市第八中学九(10)班 王思雅 指导教师 李琳
翻过山的那头有竞相开放的花、婉转啼叫的鸟、秀丽青郁的树……我却茫然地望着阻隔的山,不知何处觅桃源。
你会问,为何不到山的那边?
我不知有何山川之美能古今共谈,也从未用心体会语文书上方方正正的字。只潦草扫过那些我读不懂的诗,听不懂的海。又如何能透过一页薄纸看到跨越千百年的惊艳之景。于是便对密密麻麻的字符更加不喜,它们好像都在言说着我不懂的世界——什么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又为何黄河之水天上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如何能把一夜大雪比作万树梨花……
我不读他们“追捧吹嘘”的中外名著,自然不知道有一个独立清醒、敢爱敢恨的女孩——简爱;也不会了解祥子在黑暗封建制度下的挣扎和堕落;更不会相信能有人在孤岛独自生存28年……比起晦涩深奥的经典,“雅俗共赏”的网络小说反而占据着我的大半青春。
于是我不懂——李白寄愁心与明月以送好友到远方;苏轼怀浓浓相思共千里婵娟……那高悬天上的明月好似只与我不亲近。同是圆月,他们有深深相思,有浓浓乡愁;而我不过看那一层薄薄月光,白得晃眼。难道他们的月亮,与我不同吗?我想不出,但我也恍然明白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当我打开书的刹那,眼前横亘的那座大山渐渐消弥于无形。
啊,原来书中的天地如此多彩!
我走不到那广阔荒原,却可以感受边塞直向天际的烽烟和浑圆的落日;我遇不到冬日花开,却仿佛嗅到傲雪寒梅的丝丝暗香;我看不到天街小雨,却能够想象出雨笼长安中的草色隐约……同是一番月色醉人,如今却让我不禁沉浸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淡淡愁绪中。而曾经那令我感到枯燥乏味的语文、花非花雾非雾的晦涩、不知所云又渴望深究的东西,终于拨云见日。并非它们不够精彩——许是我从前还未了解。
细细想来,大概是阅读把我与那些美好又不复出现在我生活中的事物紧密联系。在身处低谷时,它教会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在无人理解时,它带给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灵魂共鸣;在繁忙无趣的生活中,它告诉我“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悠闲快乐……
幸甚至哉,我能与阅读结识。我沉浸于一页一页新鲜的故事、一首一首动人的诗词,感受着走进另一个世界的惊奇。波澜壮阔的、令人着迷的、动人心魄的——书中的世界。那正是我的桃花源啊,让我避开世事纷扰,偏安一隅。
若你不翻开一页,便不能体会我的乐趣,若我不走进书里,又怎能寻得桃源……
教师点评 语言优美自然,文字生动,文末点题,首尾呼应行文流畅,趣味隽永,真情流露且抒情自然。但多为线条式的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结构欠妥。希望不要过于注重文字表述,更主要的是文章整体以及立意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