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羌族开秧门仪式暨云巅巴山第二届插秧节举行

2024年05月28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703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石伟 吴天文 刘炳林)5月24日,宁强2024年羌族开秧门仪式暨云巅巴山第二届插秧节活动在巴山镇茅坪沟村稻鱼养殖基地举行。
  “开秧门”是中国农耕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周代,是官方为春耕播种所举行的传统农耕祭祀仪式,也是秦巴山区每年5月稻田农耕文化独特的一道风景线。羌族人民为祈祷秋收之时粮满屋仓,每年会在田间举行秧苗会,同时演出秧歌戏,开秧门仪式也逐渐成为广泛流传于各民族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农耕民俗。
  开秧门仪式上,请秧童、开犁、下籽、扯漂子、投放鱼等羌族传统农耕习俗依次登场,展现出羌族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举行插秧节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欢乐,也使多年失传的开秧门仪式得到了传承,我们在好几天前就开始准备了,村民们亲手做了油炸果子、馍馍、酥肉汤、鸡肉汤用来招待来宾。”茅坪沟村党支部书记罗新方说。
  插秧节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穿梭于泥泞的农田之中,手持嫩绿秧苗,分秧、插秧,动作麻利而富有节奏。围观观众也情绪高涨,纷纷为参赛者加油鼓劲,并拿起手机记录下一幕幕精彩的瞬间。随后举行的徒手抓鸭、浑水摸鱼和田间拔河比赛,吸引了周边群众及游客的踊跃参与。活动中还再现了民俗场景——打腰台,劳动人民在农忙之余以腊肉、菜豆腐等农家特色答谢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宁强县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稻田资源和农耕文化,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集中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文旅康养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通过一系列节庆活动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云巅巴山”的知名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