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创新推行“院坝说法”
2024年05月29日 专版
文章字数:935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刘苗)近年来,留坝县针对农村基层矛盾多、群众利益诉求多、普法宣传教育薄弱的问题,积极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在农村广泛推行院坝说法工作法,使普法工作向纵深迈进。
统筹联动,构建大普法格局。由县委政法委统揽,每季度确定一个政法单位牵头谋划推动院坝说法活动。将全县划分为4个片区,县政法各单位包片分抓,其他N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县镇村三级协调联动,推动院坝说法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县级政法各单位主动加强与镇(街道)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点对点”联系,组成普法小分队,进村入户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法治需求,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突出典型,着力增进干群关系。围绕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婚姻赡养、消费维权等方面征集了一批“法在身边”典型案例,并编辑成册。在农家院坝里,干部与当地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说心里话,讲法律、讲政策、讲道理、解疑惑,解开群众心中的“疙瘩”、化解矛盾纠纷,并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求,真诚倾听群众愿望,真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畅通群众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把群众放在心坎上,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
以案释法,切实增强普法实效。及时收集一批打击治理农村乱点乱象的典型案例作为普法宣传的生动素材。让刑满释放人员现身说法。公安机关对情节严重的违法人员现场拘留。法官检察官“院坝开庭”、现场宣判、以案释法。通过让干部常态化走到农村院坝、走近群众身边,用通俗易懂语言讲述法治案例、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发放法律书籍等,为群众提供精准务实的普法“套餐”,不断增强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普法温度。创新推行“院坝说法+人民调解”模式,着力破解一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针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和群众需求,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院坝说法活动,并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和基层干部群众需要临时加开,调处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尤其针对辖区内企业职工欠薪、村民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确权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点,通过院坝说法、以案讲法的形式,现场进行调解,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去年,全县各村累计开展院坝说法活动600余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2件,化解率达100%。
统筹联动,构建大普法格局。由县委政法委统揽,每季度确定一个政法单位牵头谋划推动院坝说法活动。将全县划分为4个片区,县政法各单位包片分抓,其他N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县镇村三级协调联动,推动院坝说法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县级政法各单位主动加强与镇(街道)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点对点”联系,组成普法小分队,进村入户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法治需求,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突出典型,着力增进干群关系。围绕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婚姻赡养、消费维权等方面征集了一批“法在身边”典型案例,并编辑成册。在农家院坝里,干部与当地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说心里话,讲法律、讲政策、讲道理、解疑惑,解开群众心中的“疙瘩”、化解矛盾纠纷,并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求,真诚倾听群众愿望,真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畅通群众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把群众放在心坎上,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
以案释法,切实增强普法实效。及时收集一批打击治理农村乱点乱象的典型案例作为普法宣传的生动素材。让刑满释放人员现身说法。公安机关对情节严重的违法人员现场拘留。法官检察官“院坝开庭”、现场宣判、以案释法。通过让干部常态化走到农村院坝、走近群众身边,用通俗易懂语言讲述法治案例、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发放法律书籍等,为群众提供精准务实的普法“套餐”,不断增强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普法温度。创新推行“院坝说法+人民调解”模式,着力破解一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针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和群众需求,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院坝说法活动,并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和基层干部群众需要临时加开,调处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尤其针对辖区内企业职工欠薪、村民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确权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点,通过院坝说法、以案讲法的形式,现场进行调解,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去年,全县各村累计开展院坝说法活动600余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2件,化解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