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耖家庄村:农旅融合富路宽

2024年06月04日 要闻 文章字数:769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吴启贵 任文吉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从“五一”小长假开始,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佛坪县西岔河镇耖家庄村梅花鹿养殖基地,观赏林中精灵梅花鹿,探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情画意。这是耖家庄村实践“千万工程”,推进巩固衔接进程中迎来的喜人景象。
  耖家庄村山高林密,是一个典型的秦岭小山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只有165户380人,其中脱贫户就有102户278人。坡陡地少、交通闭塞等因素曾长期制约村子的发展。脱贫攻坚有力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全村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加快发展,做好巩固衔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镇村两级反复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理清发展利弊,扬长补短制定规划,脚踏实地抓落实。
  2023年,耖家庄村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建成梅花鹿养殖基地,引进种鹿80只,当年产崽30只,收割鹿茸100斤,制作鹿茸血酒200斤,综合经营收入21.86万元,同时吸纳本村临时务工人员10多人,务工年收入2000元到4万元不等。林下养殖梅花鹿,敲开了乡村“致富门”,也引来了旅游观光客。
  村上整合资源,流转68亩梯田种植有机水稻,建成“田园综合体”、“笑春风”精品民宿,持续打造“可品、可看、可体验”的生态旅游研学区,旅居、研学一体化产业链逐步成型。
  在农旅融合的过程中,耖家庄村打造了全县首个“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实现了袋料香菇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模式,年种植香菇15万袋,产值72万余元。脱贫户分红4万余元,农户务工170余人次,人均增收1500余元。
  目前,耖家庄村以梅花鹿养殖、食用菌、有机水稻种植为骨架的主导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有机大米、香菇、鹿茸、鹿茸血酒四大旅游特色产品线上线下销路走俏。农旅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2023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950元,同比增长2222元,增长幅度13.28%,被命名陕西省省级旅游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