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私人定制”成为可能

2024年06月05日 要闻 文章字数:1060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张玉文 见习记者 梁逸晨


  精准对接医疗需求,为患者“私人定制”骨骼假体;自主研制材料配方,为3D打印提供生产所需原料……日前,记者走进陕西聚力高达增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聚力高达”)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各类自动化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与传统制造工厂相比这里少了机器的轰鸣。
  聚力高达是一家从事特种材料3D打印的先进制造企业,2023年落地宁强县高新区,专注特种材料3D打印设备和材料研发销售。目前,企业建有新材料生产线3条,拥有多种复合材料自研配方,年生产各类耗材5吨。
  3D打印,即增材制造技术,是当前颇具发展前景的制造技术之一,被认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生产工具。如今,小到骨骼支架、动物模型,大到体积庞大的汽车、航天飞机零部件,3D打印以独特的优势在医疗、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传统的制造方法就是做‘减法’,在原料基础上将不需要的部分去除,比如木工用刨子加工木头。而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则是做‘加法’,通过电脑对实物创建三维设计图,运用相关技术一层层分解,逐步将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累加堆积,最终形成所需要的物品。”聚力高达企业负责人明泽平这样诠释3D打印,他认为,3D打印可高效利用原材料,工艺流程和设计周期更短,产品成型更快,性价比更优。
  “1台平行双螺杆3D打印耗材挤出机每小时可生产1千克耗材,每千克耗材的市场价在3000元左右,这里每天要生产30千克左右的耗材。”明泽平说,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企业也在抓紧提升产能,一方面立足3D打印原材料市场,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和3D打印企业供给耗材,用于科研和生产增材制造产品;另一方面聚焦精准医疗领域,生产定制式专业医疗PEEK骨植入物,如颅骨、肋骨、胸骨等,该技术已服务全国30多家医院。
  聚 力 高 达深耕3D打印领域的信心,既来自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成果转化落地和校地协同合作带来的技术、人才优势,也来自利好政策为企业明晰了产业发展方向。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布局发展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3月,省发改委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增材制造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一体五翼多点”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引进、培育、孵化创新型企业,构建差异化产业园区发展生态。汉中作为其中重要一翼,3D打印产业链是重点发展方向。
  “我们将抢抓政策机遇,继续投产新的材料生产线,推出适应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新材料。同时,依托陕飞、华燕等企业,以行业需求为驱动,建立工程化创新联合体,努力形成标准化行业通用或专用产品与集成化服务方案。”明泽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