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生态城市 共绘美丽汉中画卷

——2024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4年06月05日 专题 文章字数:3029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周俞



  初夏的天汉大地,生态优美、环境宜人,漫步天汉湿地公园,抬头,天空湛蓝,朵朵白云闲游其间;四顾,琳琅满目,锦簇的繁花缀满枝头,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开来。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过去亮眼成绩的基础上,巩固优势、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汉水澄澈——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碧空如洗——截至6月3日,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2,同比变好13.2%,空气优良天数130天,同比增加17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天,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群山叠翠——生态名片更加靓丽,7个县区(西乡县、留坝县、宁强县、城固县、镇巴县、南郑区、佛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县(留坝县、佛坪县、宁强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创建数量全省第一。
  万物和谐——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佛坪县秦岭大熊猫保护”“留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入选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羚牛、朱鹮、金丝猴、林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汉中繁衍生息,更有尖头鱥、庙王柳等珍稀生物资源在这里首次发现并“落户安家”,彰显汉中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稳中有进、成效显著,为建设生态城市增添了底色,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能。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巍巍秦岭层云生,悠悠汉水千秋汇。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汉中市始终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以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围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湿地资源保护的实施意见》,制定《汉中市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完成国家《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评估,围绕重点断面汇水范围水污染防治短板,积极谋划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21351万元,启动勉县堰河、镇巴县毛家河等10个流域修复和水源保护项目。持续加快汉江、嘉陵江干流和西汉水入河排污口整治及其它河流排查溯源,累计实施74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20个,配套管网2296千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取得阶段性成效。
  围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汉中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汉中市2024年大气污染治理“冬病夏治”工作方案》《汉中市2024年臭氧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持续推进“气化汉中”,稳步推进实施燃气建设项目20个,新建市政燃气管网14.41公里,中心城区城镇气化率达到84%。持续推进企业环保绩效升级,全市B级企业达到3家,37家砖瓦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并联网。加强车辆优化工程,新建充电桩350个,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532辆、常态化开展柴油货车路查路检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工作,完成13家重点用车企业环保门禁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组织各县区深入开展涉气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新排查各类涉气污染源6779个,完成整治1040个。
  围绕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动态更新土壤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全市纳入名录管理企业37家,新纳入企业10家。严格执行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项目“等量替代”政策,持续加强土壤环境重点单位监管,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治。积极开展绿色化改造和提标改造,持续推进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让老百姓更加“住得安心”。
  

坚持减污降碳
环境安全底线持续筑牢

  “五一”假期,一面面黄白蓝相间的船帆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18支来自沿海地区的帆船队齐聚一江两岸,在自然美景中享受运动带来的活力和乐趣。
  “好生态”带来“帆船热”,优良的环境背后,离不开汉中市全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决守牢环境安全底线作出的努力。
  在推进“双碳”目标上,将年度减排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并列入市考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中,全面夯实污染物减排责任。以提质增效为主线,探索建立排污许可联审核查及专家评估机制,创新开展排污许可证及执行情况季度评价,常态化开展排污许可专项执法检查和自行监测专项检查,充分发挥排污许可制在固定污染源监管中的核心作用。深入推进排污许可管理标杆企业创建,11家企业通过初审并顺利完成省厅组织的专家现场核查。
  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上,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市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汉中4项牵头问题、225件群众信访问题均已完成整改。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汉中3个牵头整改问题,已完成整改2项,第二轮省环保督察反馈汉中4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3个,剩余问题均按时序推进中。第二轮中央与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转办的502件信访件,均已完成整改并按程序办结,完成率达100%。
  在保障生态安全上,完成嘉陵江流域(汉中段)40条河流、汉江流域(汉中段)32条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编制印发,识别统计环境应急空间和设施基础信息1226个,持续健全环境应急处置防范体系,强化环境应急联防联控,突发环境事件连续两年保持“零纪录”。首次开展全市辐射事故应急“盲演”,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
  

深化绿色转型
生态城市建设持续推进


  推窗见绿、移步见景、花鸟为邻、出门入园……在汉中,这样高品质的生态宜居生活已然成为了现实。在守好良好生态本底的同时,汉中市持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深化生态创建,发挥示范引领。印发实施《汉中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好融入生态城市建设全过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镇巴县积极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汉台区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实现生态示范创建全覆盖。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绿色发展。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12项具体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修订并正式印发了《汉中市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试行)》,为“标准地”环评审批提供制度支撑。充分运用“三线一单”成果,累计为8个规划和2个重大项目出具符合性审查意见,为建设项目前期选址、选线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宣传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召开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发布会,全面介绍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开展“我是生态讲解员”大赛,选拔推荐的4名选手、2部剧本获得全省优秀。举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摄影作品征集、组织媒体记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媒体行”主题采访,深入宣传美丽汉中建设的典型案例与经验做法。挂牌成立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汉中滨江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获得全省优秀环保设施开放单位,为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营造良好氛围。
  牢记嘱托担使命,奋楫扬帆再向前。2024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汉中市将准确把握当前生态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美丽汉中建设为统领,凝聚各方力量,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提升,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汉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