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绿色低碳转型路
——探访陕西春辉聚源实业有限公司
2024年06月06日 要闻
文章字数:1335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曹娜 何淼
日前,记者走进了位于勉县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的陕西春辉聚源实业有限公司。焊接、吊装……在新型复合材料环保设备生产线项目现场,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体化污水泵站组装工作。
“你眼前的这个新型复合材料环保设备生产线项目,是推动我市现代材料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样板项目。”总经理魏昕航告诉记者,项目于2023年底开工建设,今年3月试运营,从建设到投产用时仅4个月。
先进的工艺、设备是春辉聚源领先于同行的“法宝”。
该公司总投资7500万元,占地1.2万平方米,主要围绕玻璃钢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研发应用,生产制造一体化预制泵站、一体化污水处理等环保专用设备,是全市唯一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环保设备生产企业。
“公司生产的地埋式箱泵一体化等雨污水提升设备,已应用于市政、水利、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给排水及污水治理工程项目中。与传统泵站相比,不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环保效益来讲,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魏昕航介绍,一体化泵站采用全地埋式建造,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简便,整个安装过程只需2至3日。同时,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和远程管理控制,客户无须建立控制室即可实现泵站远程控制,节约人力成本。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生活污水设备处理10立方米的污水,费用大概需要三四十万元。使用一体化设备,费用只需十五万元左右。技术研发是企业腾飞的硬核实力。
该公司与江苏大学合作,开发新型玻璃纤维应用技术,生产的玻璃钢泵站外壳相较于传统材质,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荣获央视“中国节能环保产品”。同时,企业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科技创新能力也不断提高。
如何妥善处理石化行业生产废水并实现资源化利用,一直以来是石化行业的痛点。科研团队与春辉聚源公司合作攻关,为石化废水处理贡献了绿色方案。“石化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重金属和油脂等复杂成分,传统处理方法往往难以完全去除这些污染物。若无有效处理手段,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于永辉介绍,与春辉聚源公司合作研发的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的是物理方法,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这既能减少新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防止二次污染,强氧化处理后生成的是氧气,对环境也无危害。吸附废水中有机物使用的活性炭,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整个设备中使用的活性炭、过滤膜、氧化使用的催化剂等,都有科技附加。目前整套设备已投放相关石化企业进行试运行。若运行成功后投产,将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效果,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更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谈起项目落户汉中的机缘,于永辉表示,他们看中的正是汉中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与此同时,春辉聚源公司先进的工艺、设备及加工能力,再加上转化能力超强的专业人才团队,也是吸引我们选择合作的考量之一。”
随着我国绿色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存量改造升级和增量优化调整潜力巨大,各类企业深化绿色低碳转型需求高,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密集活跃,环保专用设备制造业未来空间广阔。“试运营期间,意向订单已遍布上海、天津、广东等14个省份。满负荷生产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亩均产值达580万元,亩均税收17.4万元,将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对于企业未来发展,魏昕航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