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最后一课” 这些瞬间又暖又燃
2024年06月06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1425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何淼 见习记者 张帆 文/图
明天一早,我市2.1万余名考生就将走进高考考场,挥笔为未来锚定方向。在考前“最后一课”,师生们一起回望3年高中时光,空气中虽弥漫着些许不舍与感伤,但更多的是学生昂扬的斗志和老师期许的目光。
美好祝愿
一举高中
6月2日一早,城固县城固第一中学高三(18)班班主任李春早早来到教室门前,贴上自己提前准备的印有“金榜题名美名扬,笑傲考场凯旋归”字样的对联,并将一个大大的红粽子高挂在门梁上。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祝愿方式,进教室的学生用头撞粽子或是用手摸粽子,寓意着一定高中。”李春说。
为讨个好彩头,李春还悄悄准备了写着“高考必胜”的红色手链,在下课铃声响起后,依次给班里的每名学生系在手上。伴随着一声声“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老师我们舍不得您”……李春不禁红了眼眶。
“回望高中3年时光,有欢笑喜悦,也有不舍的泪水,但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作这个夏天里最珍贵的记忆。”高三(18)班学生赖泓宇说,非常感谢老师准备的这堂仪式感满满的“最后一课”,他和同学们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考出好成绩。
一张画像
寄托3年师生情
6月3日上午10时,南郑区高台中学高三(3)班班主任张方敏一推开教室门就被迎面而来的彩带感动了,黑板上贴着一幅她的素描画像,边上写满了“我们毕业啦”“请假条”等话语。让她瞬间泪眼婆娑。

刘通是班里的一名美术生,“最后一课”给老师准备的惊喜,就是他和同学们一起策划的,老师的素描画像也出自他之手。在他看来,高中是最青春的时候,他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仪式感,来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
“我是一名住校生,张老师除了教给我们知识,还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遇到我们生病,最着急的一定是张老师。”学生甘雅坤说,“我们班大部分都是美术类艺考生,今年全部都通过了美术专业课考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张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鼓励。”回忆起3年来和老师相处的点滴,甘雅坤声音哽咽起来。
心理疏导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城固第一中学高三(3)班教室里,加油鼓劲声响彻云霄。高考临近,不少学生出现了紧张情绪,班主任李德彪抓住“最后一课”的契机开导学生,高考是人生一战,也是人生一站,只要自己努力了,都会获得好的回报。
“孩子们就要离开校园了,我希望他们都能沉着应考,全力以赴,考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李德彪告诉记者,3年来,他和同学们分享成功与喜悦,也为他们解决烦恼和困惑,特别是有段时间,他和20多名留校学生同吃同住,为他们疏导心理、辅导功课,看着学生们知识不断积累、品行不断提升,他感到十分欣慰。
在该中学负责人闫康的眼中,这些孩子从刚入校的青涩稚嫩,到如今蜕变成青春洋溢的姑娘、小伙,让人感到由衷的喜悦。他建议,考生要放松心态,走好考前最后一段备考之路,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看着正在收拾书本,打包行李的同学们,该中学高三(3)班学生朱彦灵不由得感叹:“时间过得真快!高一入学时盼着快点毕业,可真到了这一天,还是舍不得老师和同学们。我们班是个非常温馨有爱的大家庭,我常常能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细致的关心,尤其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老师给我们做心理疏导、不断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我觉得很温暖。”临别在即,她希望自己和同学们都能够如愿以偿,考上心仪的大学。
老师的声声叮咛、同学间不舍的拥抱、特别的毕业礼物……无数个感动的瞬间,在不同的教室上演,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所有考生妙笔生花、圆梦今夏。
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