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冠军特色产业全链条建设 推动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6月07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3546 文章浏览数:

  主持人:汉中是我国最北缘的茶区之一,所产茶叶以香高、味浓、形美、耐冲泡、无污染等优点,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目标,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单项冠军的特色产业来抓,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加快构建三产融合的茶产业现代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那么在茶产业全链条建设发展中,有哪些特色亮点?如何让汉中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有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在提高茶叶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做法呢?本期节目就围绕这方面的话题展开讨论。
  做客本期节目的主要嘉宾,是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宝庆,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主任鲁玉俊,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懿,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成鹏。

  主持人:汉中的茶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一个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市茶业发展中心主任鲁玉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茶产业作为全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来抓。一是基地规模逐年攀升,2023年全市茶园面积132.4万亩,茶叶总产量6.8万吨,干毛茶产值102亿元,产量、面积、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二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有产销龙头企业1952家,其中市级以上66家;三是产品研发不断推进,近年来,我们研发了汉中蜜黄、汉中红茶、桂花红茶、花果香红茶、汉中白茶以及茶食品、茶饮品;四是品牌价值逐年攀升,2023年汉中仙毫品牌价值达到43.23亿元,比2022年增长4.52亿元。汉中红首次参评,品牌价值达到14.49亿元;五是茶农增收效果明显,全市23万户茶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茶产业成为增收效果最明显的一个特色产业。
  主持人:那么我市的茶园基地建设成效如何呢?
  市茶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懿:目前,我们汉中在基地建设方面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已经建成了东至镇巴巴庙,西至宁强青木川100万亩的产业带,覆盖全市8个县区91个镇办746个村;二是良种推广步伐加快,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良种茶苗繁育体系;三是我们茶园的建设水平明显提高,部分茶园水电路完全覆盖,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四是绿色低碳迈入新的发展轨道,我们在全省率先创建“生态茶园”认证工作,已认定104个“生态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
  主持人:目前我市正在着力打造“五色汉茶”,那“五色汉茶”指的是哪些茶产品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五色汉茶”是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打造千亿级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为了改变主要发展绿茶的局面,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所提出的拓展全品类发展路径。经过两年多的反复研制、研发,量身定做出具有蜜黄汤、花蜜香独特风味的“汉中蜜黄”,填补了陕西没有黄茶的空白。同时我们创新研制出元小白、黑金茶等优质特色产品,形成了绿茶为主,红茶、黄茶、白茶、黑茶为补充的“五色汉茶、五茶共舞”的发展格局,使五色汉茶成为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主持人:品牌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我们在茶叶品牌的打造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市茶业发展中心市场科科长方义:我们在汉中茶叶品牌建设方面,一手抓品牌的宣传推广,我们积极承办中省大型茶事活动,定期举办汉中茶叶节、汉中茶叶沙龙等活动,组织企业外出参加各类高规格的茶博会、农博会;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展示汉中茶叶品牌形象,组织企业积极参加业界权威性茶叶评选、评比活动;一手抓品牌的形象保护。我们先后出台了《汉中市茶叶包装物印制使用管理办法》、汉中仙毫品牌使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的茶叶生产经营主体指导,规范他们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汉中茶叶质量追溯系统,向企业发放汉中仙毫防伪码,通过以上举措,汉中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市人大代表王有泉:去年出台了《推动汉中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和我们以往出台相关的文件比较起来,它有哪些新的重要举措?
  市茶业发展中心主任鲁玉俊:这个实施意见是在认真研判全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对照省政府出台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汉中当前茶业发展现状后出台的一个政策性的文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就是突出“稳”字当头。意见中提出,今后5年汉中茶园面积保持相对稳定,不与粮争地、不再新发展茶园,主要是改造低效低产茶园,保持汉中茶业总体规模稳定;二是突出“合力”推进。强化组织领导,推进链长制,市政府主要领导为链长,分管领导为副链长,市委、市政府21个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合力推进汉中茶业的发展;三是突出“高质量”发展。在茶园的品质提升、新品种研发、茶品牌的提升等方面都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四是突出链条“延伸”,树立“茶+N”的发展理念,讲好汉茶故事,把“茶+文旅、康养、研学”结合起来,跨越式发展;五是突出政策的落地。意见中有7个方面21条,每一条都有具体的措施,每一个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都有完成的工作时限,在组织领导、科学规划、政策扶持、资金和金融扶持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主持人 :我市也是在积极探索茶旅融合的新模式,我们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
  市茶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吕锋:汉中生态环境优良,茶园景色秀美,茶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我们发展茶旅融合的一个优势资源所在。近些年来,我们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完善茶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将全市8个产茶县区的茶产业全面融入汉中全域旅游版图。目前全市打造了20个茶旅融合园区,推出了11条茶旅融合精品线路,推动茶产业深度融合延伸,进一步拓宽茶产业发展的增收渠道。
  主持人 :汉中仙毫是汉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汉中仙毫品牌保护和茶叶市场监管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呢?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宝庆:第一个方面是继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有这么四个:一个就是经营主体的资格合法性;二是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三是商标使用是否规范;四是广告以及包装是否合法。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要持续开展茶叶质量的抽检。今年春季以来,共抽查茶叶及其制品66个批次,目前已检验检测出28个批次,全部符合标准;第三个方面我们要积极地推荐汉中仙毫进入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的清单,支持汉中所有的茶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陕西的好商标,助推品牌“走出去”最大化;第四个方面就是持续推动专用标志,规范用标行为。目前全市有53家茶叶企业取得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权。
  主持人 :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那下一步如何发挥茶产业的联农带农作用?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一是大力推广合作的模式,鼓励和支持茶农加入咱们专业合作社,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施肥修剪等标准化生产,来提高咱们的生产效率,增加务工收入;二是通过对茶农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增强茶农造血功能和发展的后劲;三是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的渠道,力争使茶叶的小农户都能对接上大市场;四是创新生产经营和服务方式,探索建立了股权式、分红式、契约式等多种形式的联农带农机制,共同发展,共享红利,保障在茶产业发展上获得更多的收益。
  主持人:作为龙头企业,鹏翔茶业如何用好现有的政策,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
  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成鹏:一是强品质,通过提高工艺,运用好数字化、互联网这些先进的手段,提高我们茶叶的品质;二是强品牌,通过宣传,特别新媒体的一个运用,提高我们品牌的知名度;三是抓产品创新,服务好更多的、新的消费群体;四是持续拓展扩大线下的传统渠道和电商直播、短视频渠道;五是做好我们联农带农的机制,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好联结工作,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优做强茶叶产业,实现茶产业的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为了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去做?
  市茶业发展中心主任鲁玉俊:把这个目标任务落实好,主要从七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做优生产基地,要建设100万亩高标准的绿色生态茶园;二是培强经营主体,扶优扶强重点龙头企业,引领示范、抱团发展,提升我们汉中茶叶企业的整体实力;三是紧盯消费者需求,研发我们汉中茶叶的新品种;四是拓展产销市场,立足我们西安,辐射西北地区;五是开展宣传推介,带领企业走出汉中;六是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我们茶文旅;七是带动茶农增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茶农稳定增收致富,推动汉中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从今天的访谈中我们看到,我市在不断推进茶叶全产业链建设提档升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茶叶品类日益丰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茶产业促就业、稳增收的民生产业,重要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优势,突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培育领军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投入,挖掘弘扬汉茶文化,形成“五色汉茶、五茶共舞”的发展格局,从而促进汉中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节选自市广播电视台播出的第81期“天汉访”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