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阳光成长
——略阳县中小学推进“双减”提质增效侧记
2024年06月12日 教育
文章字数:1387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吴耀晴
初夏的清晨,一缕金色的阳光洒在略阳县高台小学的操场。上千名学生的单人花样跳绳、单(双)手运球、多人跳大绳、踢毽子、打沙包……10多个项目的“阳光大课间”活动正在校园里生机勃勃地开展。
“阳光大课间活动,既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又锻炼了身体,我们都喜欢参与。”刚参加完跳大绳活动的该校三年级(5)班学生李梓芸开心地说。
略阳县坚持把阳光大课间活动当作推进中小学“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出台规范性文件,确保每天大课间活动两次不少于1小时。各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竹竿舞、花样篮球操、绳彩飞扬、快乐向前冲等富有特色的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有效地减轻教学压力,更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
“第一学期,每次数学检测成绩只是及格,现在上升到优秀,还比较稳定,这多亏老师使用的‘导学案’教学法。”6月3日,徐家坪初中七年级(1)班学生刘继航欣喜地告诉笔者。
2021年徐家坪初中与市龙岗学校结为集团化办学联盟以来,多次选派分管教学领导、骨干教师到龙岗学校跟岗学习,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培养锻炼,老师们认为理科导学案教学法让他们受益匪浅。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枯燥,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老师们也感到费力。现在好了,推行导学案教学法,不仅让师生尝到了课堂教学轻松活泼的甜头,更使教学成绩发生了‘质’的变化。”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科平说。
略阳县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组织县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名师在全县小学大力推广简约数学教学策略指导下的“三讲一练”教学法,徐家坪初中实施“导学案”(读一读——试一试——练一练——记一记)理科教学模式,乐素河初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日一练、互讲互测等课堂教学改革,均收到显著成效。
徐家坪镇中心小学汤小芳等4名青年教师积极尝试简约数学教学策略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在新世纪小学数学第19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研读新课标,读懂新教材”主题专场活动中,参与五年级下册《相遇问题》一课的教学研讨和答辩,荣获全国二等奖,县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名师林风、马乾荣获全国此项活动指导二等奖;乐素河初中、略钢九年制学校、高台小学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创新改革,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
“用小号笔蘸取曙红和花青画葡萄,起笔稍轻,行笔略带旋转,收笔加重力度,画出半边葡萄。再在另一侧同样行笔,组合画出完整的葡萄,最后稍加修饰高光形状,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葡萄就画好了……”6月4日下午5时许,略阳荣程中学课后延时服务时段,美术社团教师庞元珍一边伏案执笔示范,一边给学生讲解国画葡萄的画法。
30多名美术社团的同学听得仔细,学得认真,很快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国画葡萄的实践作业。
笔者了解到,该校通过书法、无人机、摄影、缝纫、十字绣等10多项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压力,还使其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真是帮了我们家长的大忙。学生回家后不仅没有书面作业,还能跟家长一起看电影、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前不久,荣程中学初一(7)班学生王旭尧的母亲何敏,跟笔者聊起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事显得很感慨。这仅仅是略阳县中小学推行“双减”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我们发挥‘三个课堂’育人作用,采取‘两段式1+N’课后延时服务模式,促‘双减’提质增效,以不断满足学生和家庭个性化需求,让孩子们更加阳光地成长。”提起国家“双减”政策的好处,该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侯晓平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