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明珠展新颜 交通兴旅绘安康
—— 安康市推进交旅融合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邬正鹏
秦巴明珠——安康,位居川、陕、渝、鄂交界部,具有“一脚踏四省、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安康将打造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全力推进。目前,3条国家干线铁路、6条高速公路贯通交会,安康机场通航北京等13个城市,建成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安康壹号”英国海外仓,“安西欧”货运班列、“安康—重庆—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常态运行,形成了公、铁、空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体系,制约安康发展千百年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
6月8日——10日,“交旅融合——陕渝鄂地市党媒安康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康高新区、镇坪县、石泉县、恒口示范区,实地采访了安康市大力推进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助力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典型经验与优秀成果。 参加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的嘉宾在现看龙舟节开幕式后合影留念。
交通改善、路桥相连,秀水画卷尽在眼前
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在安康历史上,因受交通环境的制约,美丽的旅游景点也鲜有人踏足。
平镇高速出入口。
以地处陕渝鄂三省交界处的镇坪县为例,该县境内高山草甸蜿蜒延绵、原始森林遍布山脊、险滩叠瀑环接河溪,春观百花秋赏叶,夏乘凉风冬赏雪,是一幅移步换景的山水画卷,蕴藏着“巴山秘境”的奇幻,但是受交通阻隔,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随着安平、平镇高速公路的贯通,从安康到镇坪车程从4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特别是2023年12月,巫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让镇坪县曙坪飞渡峡4A级景区、钟宝盐道小镇、牛头店长寿康养园、城关镇大湖溪等长寿康养福地成为网红打卡“新宠”。
6月9日,记者走进镇坪县牛头店镇采访,看到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民宿院子、环境清幽的沿线农家、可供游人休闲度假的山居与秀丽美好的青山绿水遥相呼应。据了解,今年“五一”假期,镇坪旅游热度达到新峰值,游客接待量、旅游营业收入均创新高。 安岚高速月河口高架。
因路业兴是镇坪县依托良好的交通环境,推动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安康市打破交通瓶颈,将“交通线”变为“风景线”的缩影。近年来,安康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70亿元,是“十二五”的2.7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58万公里,干线公路有桥梁773座、隧道36座,属全省桥梁最多的市,几乎囊括所有桥型,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安康市还以“公路+旅游”立标,在实施道路、桥梁、绿化等工程时,做到精细化、人性化、景观化,打造多个网红桥、网红隧道,变成以桥隧、服务区为目的地、为文化、为场景的特色旅游景点。促进路、文、农、商、体旅等多业态、多维度融合。
交旅融合、水路畅通,群众吃上旅游饭
安康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不仅改善了沿线人民出行方式,还给沿线居民带来了致富路。6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石泉县,见证“农民因路而富,乡村因路而美,产业因路而兴”的生动实践。
穿行在石泉县金蚕小镇环线公路,池河镇醉美桑海乡村旅游景区的万亩桑海、天空之镜、玻璃滑道、桑栖云村等精品景点及民宿农家乐穿点成线,吸引游客下车打卡拍照。石泉县金蚕小镇环线公路是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任务中10个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全长7.3公里,经金蚕小镇环线公路行至池河镇明星村,桑树葱茏,瓜果飘香。该村是池河镇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村,近年来,建成醉美桑海博览园、农旅体验区,形成全国最大的蚕桑综合示范园区;推出精品民宿14幢,山青、水净、天蓝、村美的良好生态环境,吸引了广大游客来此休闲参观、旅游度假。2023年度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61元,实现了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的有效转化。同时,池河镇于2018年建设了金蚕之乡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蚕桑文化、蚕桑技术、科普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合到展览馆中。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来,共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石泉县后柳水乡。
在石泉县,道路总是与汉江相生相伴、相映成景,水运领域也涌现出许多交旅融合的成功实践。沿着G541国道一路南下,后柳水乡映入眼帘,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恰似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卷,是石泉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特别是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改善后柳水乡交通环境,把通往景区的道路通过绿化、安保、配套设施、完善标志、强化养护等措施提升为风景路,游人纷沓而至,端午小长假期间,记者看到在后柳码头,乘船游览汉江的游客络绎不绝。
安康水资源丰富,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的66.4%来自安康,目前汉江航道被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四横四纵两网”高等级航道,全市现有水路交通航道680公里,其中等级航道495公里,港口码头停靠点98处、渡口152处,船舶拥有量和水路客货运量约占全省85%以上,正在全力推进汉江安康段全线复航。
多式联运、借船出海,“安康品牌”链通全球
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安康属于限制开发的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一直以来,不沿边、不靠海,生态保护限制多、工业发展底子薄,特别是提升物流时效和降低物流成本是安康市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破解的难题。 恒口无水港。
6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恒口示范区,看到无水港多式联运项目刚刚建成,从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安康品牌出口运输成本正在大幅下降。以安康市毛绒玩具产业为例,目前已经拥有800多家毛绒玩具类企业,吸纳就业19848人,年综合产值61.05亿元,实现日产能100万只。安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全国重要的毛绒玩具加工基地。但是伴随着毛绒玩具工厂持续增多,纸厂、彩盒、线料等辅助周边工厂也在安康落户,新问题也由此产生。在江苏,毛绒玩具出口多由陆路从上海洋山港出海,每个集装箱的陆路物流成本约为5000元。但从安康出发前往洋山港,每个集装箱的物流成本达1.2万元。得知这一情况后,安康市政府与上海港务集团、洋山港合作,在安康恒口示范区设立安康无水港,将毛绒玩具工厂物流成本降低15%;后又联合铁路部门,在安康恒口示范区建立500万吨的铁路货场,将物流成本再降30%;然而,距离5000余元每个集装箱的物流成本还差3000元。为此,安康市政府出台补助措施,从安康恒口示范区出海的每个集装箱,政府直接补贴企业3000元。
记者了解到,就在前不久的6月6日,安康上港无水港正式投用,满载着110辆商用汽车的列车从安康市恒口火车站驶出,经西安国际港站转运,再由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13天后将抵达俄罗斯下卡姆斯克,全程运行6346公里。据了解,2020年12月8日,中欧班列“安西欧”专列于从安康东站首发,为安康无水港打造区域综合物流枢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9月29日,牵手武汉港在安康设立武汉港安康空箱调运中心,将海运集装箱从码头前置到安康铁路货场,大幅缩短空箱调运时间,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2023年3月24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安康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通,该班列是安康开行的首趟南向国际货运班列。同年7月28日,“陕鄂沪”国际物流新通道首发。
安康市中欧班列商用车出口专列首发。
三年多时间里,安康多式联运物流通道正逐渐向东西南北全面扩展。西向发展“安西欧”,专列从安康始发,搭乘中欧专列长安号,向西发往阿拉木图、穆克兰等中欧主要站点城市。东向发展“公铁海”,集装箱自安康始发,通过铁路运输至武汉港,经海运最终抵达英国等地。南向发展“铁海联运”,新增一条南向多式联运通道,填补了陕南地区与东盟方向跨境班列的空白。日前首发开通的中欧班列商用车出口专列,则是安康物流发展开创的北向通道。目前,依托无水港这一平台,安康已经实现了陕甘、湖广、川渝等多地商品从安康集运转运。无水港多式联运项目平台已发运各类货物约1.3万标准箱,安康本地货运成本下降了30%,货运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
安康智慧物流园效果图。
多式联运发展创造了一座座里程碑,承载着安康人民借船出海、链通全球的开放梦想。可以预见,随着外向物流渠道逐渐打通,开放发展通道正加快畅通,必将带动更多“安康品牌”“安康制造”“安康集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版图片由安康日报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