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不会忘记

2024年06月14日 副刊 文章字数:1526 文章浏览数:

 20240614075834374-59-012e0.png

张露


  我以2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沦落”到这所乡下中学。乘汽车前行30里路,还要背着行李,步行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才到学校。
  一进校门,我就大失所望,破落荒凉的校园,杂草丛生,宿舍年久失修,歪歪斜斜,房顶上蒿草连天,我把行李扔在上铺,立在宿舍门口,心情沮丧。
  不一会儿,同学们陆续到齐了,我认识了乔,她身材苗条,比1.65米的我还要高出一个头,性格活泼,开朗爱笑,一笑眼睛就弯成两个小月牙儿。
  学校没有餐厅,我们打来饭菜,只好幕天席地,三五成群,蹲成一圈,每人贡献出自带的咸菜或豆豉,一边吃一边聊,嘻嘻哈哈,倒也其乐融融。还记得有天漫天大雪,雪花飘飘悠悠,落入热腾腾的饭碗里,我们呼出的团团白气,在头顶上缭绕。
  最难熬的是冬天的夜晚,宿舍没有炉火,我把带来的所有被褥、棉衣都盖在身上,还是冷得发抖,天亮才觉得身上微暖,但又不得不起床跑步了。
  要洗脸了才发现,头天晚上打来的水,在脸盆里冻成一坨,牙刷都给冻住了,我望着脸盆,一筹莫展,还是乔过来,拿去宿舍外,捣鼓了半天,破冰取出牙刷。
  一个月过去,家住市区的学生陆续转学走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乔也走了,每天放学后去附近姥姥家住,我更孤单了。
  然而,学习让我找到了乐趣。刚开学第一次作文课,我写的《登上了新的台阶》在高一全年级传阅,语文老师还在语文课上绘声绘色地朗读,我一下子“声名鹊起”。
  我当选为语文课代表,和老师接触多了起来,有时到老师宿舍看到桌子上好多藏书,我摩挲着书籍的封皮,久久不愿放手,老师就说,拿去看吧,有时是《唐诗三百首》,有时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时是《猎人笔记》,我的心里第一次种下文学的种子。
  偶然间,我发现了乔的秘密,她课后总是忙碌地在本子上写着什么,放学后我们一块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问:“你在小本本上写什么呢?日记吗?”她说:“不是,一会儿我读给你听。”到了宿舍,乔拿起本子读了起来,原来是摘录的一段段文字,小说、诗歌、散文,各种体裁都有,我惊呆了,她到底什么时候读了那么多书?还摘录了厚厚一大本子,学习那么紧张,哪有时间?而后,我又满心欢喜,原来乔也喜欢文学,望着她亮晶晶的眸子,我兴奋地喊着:“我们一块阅读写作,直到永远!”“一定!”乔拍打着我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
  转眼高三,我们埋头题海,挥汗如雨,十年寒窗,一朝揭晓,不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人人都捏着一把汗。
  高考成绩公布,我榜上有名,而乔却落榜了。我知道,乔的妈妈一直对她寄予厚望,她妈妈该多失望啊!她家生活很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在农村,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即使在这样的困苦中,妈妈还是坚持让乔完成学业,乔每隔一个月都会收到妈妈的来信。我鼓励乔说:“别灰心,明年接着考。”乔苦笑着说:“我不可能再复读,家里负担太重了,我要回去和妈妈共同撑起那个家。不过,我不会忘记咱们的梦想,我会继续读书写作。”我的心犹如撕裂一般,为乔惋惜,为乔遗憾,我只能安慰道:“你在家复习,明年接着考,我在大学等着你。”“好!”勉强挤出的笑挂在乔脸上。
  我们就此分别了,茫茫人海,从此天各一方。我后来听同学说,乔又参加了两次高考,均以失败告终,后来她认命了,嫁给了邻县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她的弟弟妹妹倒都跳出农门,考入了大学,我觉得,乔应该是欣慰的,毕竟弟弟妹妹帮她实现了梦想。只是午夜梦回,我还是会想起乔,不知她过得好不好?不知她是否还在读书?是否还记得我们当初的誓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是她最喜欢的句子吗?即使不幸堕入凡尘,也应该保持自身的高洁。我仿佛又看到乔笑嘻嘻向我招手,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仿佛在说,我过得挺好!
  曾经以为这些经历永远不会忘记,但记忆是个顽皮小精灵,它慢慢跑远了,一切都模模糊糊,似有若无,只留下游丝一般几缕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