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健全体系优服务 五抓五促助增收
2024年06月15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147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王亮 李琨)近年来,城固县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优先战略,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荣获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5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万人次,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364元、15711元,同比增长5.9%和7.7%;今年一季度,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2%和8.7%。
抓就业服务提质促增收。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攻坚行动,出台稳就业促增收9条措施,健全“五个一”就业帮扶机制,推行“五个一批”稳岗拓岗工程,建成运营3个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全面推动人社工作进园区,细化落实“七送七降两提升”助企服务机制,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创新开展务工返乡人员“进企业看变化作贡献”活动,去年以来举办“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会41场次,推送县内外150余家企业1.3万个岗位,发放各项就业补贴1142万元,群众务工收入突破70亿元。
抓创业平台建设促增收。深入开展重点群体创业专项行动,搭建平台、扶持创业,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质增效。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培育认定省级返乡创业园区1个,创业孵化基地4个,信用乡村4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5亿元,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306万元;支持培育市场主体1840余户,带动6000余人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26万户,以创业促发展、抓创业促就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抓技能培训稳岗促增收。全面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围绕重点产业紧缺工种,强化政校企合作,推广培训+就业+增收一体化模式,依托陕航院举办电工、焊工、数控操作工技能培训7期450人,指导3户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优选10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健康养生等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去年以来累计培训4826人次,发放补贴610万元,普工月收入从原来3000元提升到4500元以上。
抓劳务品牌培育促增收。紧密结合县域文化特点、历史传统技艺和重点行业领域等优势,培育创建“汉中面皮师”“城固架花刺绣师”“城固柑桔经纪人”“城固技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7万余人,人均年创收5万元以上,其中“汉中面皮师”正在申报市级劳务品牌,已开展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6期10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劳务品牌知名度。
抓劳动权益保障促增收。建立完善根治欠薪事前预防、过程监管、末端治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创建全市无欠薪县。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为12.12万人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础绩效、乡镇补贴等政策待遇,每人年均增收1.2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该县将大力实施“就业服务提质、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三大工程,深化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推动稳就业促增收各项工作。
抓就业服务提质促增收。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攻坚行动,出台稳就业促增收9条措施,健全“五个一”就业帮扶机制,推行“五个一批”稳岗拓岗工程,建成运营3个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全面推动人社工作进园区,细化落实“七送七降两提升”助企服务机制,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创新开展务工返乡人员“进企业看变化作贡献”活动,去年以来举办“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会41场次,推送县内外150余家企业1.3万个岗位,发放各项就业补贴1142万元,群众务工收入突破70亿元。
抓创业平台建设促增收。深入开展重点群体创业专项行动,搭建平台、扶持创业,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质增效。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培育认定省级返乡创业园区1个,创业孵化基地4个,信用乡村4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5亿元,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306万元;支持培育市场主体1840余户,带动6000余人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26万户,以创业促发展、抓创业促就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抓技能培训稳岗促增收。全面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围绕重点产业紧缺工种,强化政校企合作,推广培训+就业+增收一体化模式,依托陕航院举办电工、焊工、数控操作工技能培训7期450人,指导3户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优选10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健康养生等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去年以来累计培训4826人次,发放补贴610万元,普工月收入从原来3000元提升到4500元以上。
抓劳务品牌培育促增收。紧密结合县域文化特点、历史传统技艺和重点行业领域等优势,培育创建“汉中面皮师”“城固架花刺绣师”“城固柑桔经纪人”“城固技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7万余人,人均年创收5万元以上,其中“汉中面皮师”正在申报市级劳务品牌,已开展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6期10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劳务品牌知名度。
抓劳动权益保障促增收。建立完善根治欠薪事前预防、过程监管、末端治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创建全市无欠薪县。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为12.12万人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础绩效、乡镇补贴等政策待遇,每人年均增收1.2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该县将大力实施“就业服务提质、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三大工程,深化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推动稳就业促增收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