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护资源 踔厉奋进绘美卷

——市自然资源局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纪实

2024年06月25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868 文章浏览数:

     宁强千山茶园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把大美汉中的底色绘得更绿,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期许,也是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更是促使自然资源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使命和担当。
  去年以来,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准“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定位,落细“思想引领、规划先行、要素保障、服务至上、把住红线、守牢底线”要求,锚定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目标,推动各项工作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突出“严”的基调
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推进问题落实

  统筹推进集中整治和党纪学习教育,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五星创建、双强争优”和“四讲五型”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聚焦“育选管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交流研讨和观看警示教育片,邀请市委宣讲团开展专题辅导,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签订《抵制违规吃喝承诺书》1900余份,引导广大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陕西日报》对我局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和报道。将住房领域不动产办证难方面集中整治与全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登记难工作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全市累计化解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遗留问题项目196个,惠及56219户。

强化“实”的效果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保障重点项目发展

  《汉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11个县区总体规划已经省规委会审议通过,即将正式批复。积极开展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水系和绿地等专项规划编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市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目录》,建立完善清单管理制度。先后赴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开展“城市森林花园建筑”考察学习活动,鼓励和指导企业探索建设绿色低碳建筑。加强城市色彩线、水岸线、山脊线、天际线管控营造,严格限制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建设。加强项目批后监管,中心城区开展动态巡查230余次,发现违法行为17项,均在第一时间抄告城管部门,确保规划管控要求传导落实,城市整体风貌得到有效管控。加快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互联互通。建立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协作会商机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和县级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妥善解决涉土涉规涉矿问题,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资料齐全的48个省级、438个市级重点项目用地全部保障到位。加强后备资源调查,深挖补充耕地潜力,全力破解占补平衡难题,新增耕地立项32114亩,实施23444亩,有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合理编制土地供应计划,科学安排土地供应时序,从严控制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合理确定用地规模,确保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树立“亩均论英雄”理念,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全市按“标准地”出让12宗,面积100.4亩。全市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977亩,处置闲置土地782亩,形成了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的土地开发利用新模式。

凸显“高”的要求
落实耕地保护之责、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紧盯耕地保护“五项指标”,严格执行“两平衡一冻结”制度,健全完善“田长制”责任体系,明确任务分工,厘清责任边界,压实工作责任,形成监管合力,织密耕地保护监管网。通过实地督导考核、提醒分析预警,研究整改措施、完善相关制度等方式,持续推动耕地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加压加速推进变更调查承诺耕种任务,全市13732个43093.24亩承诺耕种图斑按期完成举证,在全省率先完成审核,图斑通过率100%,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屏障。完善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向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移送问题线索制度,严格落实卫片执法“月清、月核、年度评估”的工作要求,加大自然资源执法办案力度,不断提升执法震慑力。2024年全市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仅为0.92%,远低于约谈问责红线。组织开展自然资源执法案卷质量评查工作,连续五年选送案卷100%被评定为省级优秀案卷。

深化“改”的成效
落实自然资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严格按照矿产资源管理规定和秦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规模化开发、集约化利用;坚决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私挖盗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跟进南郑区块页岩气勘察开发,积极为省级地勘基金项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压实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推进秦巴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将全市18个大中型矿山全面建成绿色矿山。组织开展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培训会,与矿山企业签订了《绿色矿山建设军令状》。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的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督导检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非法开采等各类行动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严格执行卫星应用中心遥感监测、自然资源所定期巡查等制度,持续开展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逐月下发秦巴“两乱”问题疑似图斑,基层自然资源所严格落实辖区矿山两周一巡查制度,加强秦巴区域生态保护动态监测监管,落实秦巴保护常态化检查,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早预警。

加大“防”的力度
排查灾害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完成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通过组织会议、编制防治方案、巡查排查等方式,完成了1920处沟口风险图斑调查入库。按照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要求,完善1752处隐患点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落实4468个风险区巡查员,建立县、镇、村、巡查员4级管控体系。全市901处监测点4253台设备在线率98.6%,核实处治监测预警信息1394条,开展培训6181场、演练6168场,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实现培训演练全覆盖。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技术支撑、应急小组和专家组4支队伍,应急装备、物资准备到位,针对留坝县244国道山体塌方、洋县2.8级地震等突发情况,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被人社部、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

突出“做”的自觉
扛起资源管理重责、助推可持续发展

  督促指导相关县区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销号。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整改问题的15个涉及秦岭核心和重点保护区的矿业权已全部完成恢复治理;10处秦岭区域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已完成治理。持续加强不动产登记领域作风和能力建设,持续巩固“一件事一次办”等集成改革成果,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做好处遗“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转移登记工作。做好数据审核、成果汇交和耕地质量分类更新工作。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和测绘法普法宣传,强化测绘地理信息监管执法,提高卫星遥感技术应用能力及水平。全面落实法治建设,抓好政策法规审查把关。
  跃上潮头满目新,砥砺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上,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将牢记“国之大者”,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把党的二十大对自然资源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付诸行动、见于成效,推动自然资源工作增量提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