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群众的青绿家园
——我市公安扛牢生态保护之责
2024年06月26日 法治
文章字数:1385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郜婷
悠悠汉水,穿城而过;水阔鱼跃,谱写盛夏序曲。
六月的汉中,夏风徐徐,风景如画,城在景中,“警”在城中。汉中公安始终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扛牢生态保护之责,不断加强自然保护、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全力为守护“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汉中贡献公安力量。
扛牢政治责任 当好生态卫士
我市有汉江、嘉陵江等560余条河流,水资源、林业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市公安局成立生态警务工作专班,强化区域协作、部门联动,建立定期巡查、工作督察、信息共享等制度,一体推进“打防管治宣”,全力打好主动仗、攻坚仗、整体仗,深化护水、护渔、护林等行动,用“平安蓝”守护“生态绿”。
今年以来,汉中公安以开展“昆仑2024”专项行动为总抓手,组建由环食药、森林、交警、治安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作战机制,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重大案件统筹协调部署、定期研判会商。同时加大巡防巡控力度,分类、分区域实施精准打击整治,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至目前,破获生态环境犯罪案件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
强化协同联动 筑牢防护堤坝
对湿地生态保护,“防范”胜于“整治”。为了做好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市公安局实施生态警务战略,以联席会商机制为依托,会同职能部门强力推进治水、治岸、治污“三治”同步,坚持查处和保护“两手”发力,多次联合行政主管部门实行联巡、联查、联打、联治,开展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和执法巡查,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水域岸线,非法采砂挖沙、非法捕捞水生生物、涉水环境污染等违法犯罪行为。在“长江禁渔”“平安长江”行动中,查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26起。
“那边有人,赶紧过去!”凌晨1点,洋县公安局环食药侦查大队民警在辖区水域巡逻期间,发现汉江边有灯光闪烁,民警悄悄靠近,现场抓获两名涉嫌非法捕捞的嫌疑人。
持续加强与行政监管部门联动配合,深化行刑衔接,进一步健全完善案件移交、提前介入、联席会商等工作机制,汉中公安与相关部门切实做到同下“一盘棋”、织密“一张网”、拧成“一股绳”,共同为打造一体化湿地保护和治理格局作出了贡献。
深化预防警务 守护青绿家园
市公安局以“防住事不出事体现最强战斗力”为理念,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要求,深化预防警务,以“林长+警长”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盯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部位场所,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任务落实到基层最小单元,强化林区治安巡查宣防,联合林业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和重点区域巡护,宣传保护生态理念,拓宽线索渠道,构建警民共同守护“青绿”的良好氛围。
今年3月,略阳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八渡河边有一只白鹭受伤。民警立即联系县林业局野保部门技术人员一同前往现场,将右侧翅膀断裂后掉落河中的大白鹭消毒、包扎处理后,送往县野生动物救助站进一步救治。连续跟踪8天,救助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秦岭羚牛;落实“三长”工作机制,守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安全;加强巡查宣防,营造“森林是我家,防火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全面摸底统计,将通往林区、自然保护区的重点道路监控新增计划列入“雪亮工程”一并实施……
生态保护,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汉中公安始终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织密织牢生态保护网,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守护汉江边市民的“幸福园”,真正以生态安全的“底图”保障汉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