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灌区分区域放水轮灌抗旱
2024年06月28日 要闻
文章字数:801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喻东平)6月16日下午,勉县老道寺镇群峰联合社区,看着水泵抽取的一股清水缓缓流向稻田,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明德长舒了一口气。
让张支书舒心地“解渴水”,来自石门灌区的西干渠。群峰联合社区通过实施“旱(地)改水(田)”工程的500亩农田,按用水计划是由勉县板凳堰引水灌溉的。前期该村积极协调,从板凳堰引水灌田,已经栽秧近200亩。因为地处板凳堰尾水,放水比较困难,又遇到持续晴热无雨的天气,眼下又正值插秧用水高峰期,板凳堰的水放不下来,该社区剩下的那300多亩水田成了无水插秧的“望天田”,群众心急如焚。
6月16日早上8时,市石门水库管理局赤土岭管理站站长王鹏程接到张支书的求助电话,立即组织职工开车赶去群峰联合社区。
经过实地查看,田块久旱,秧苗已备,急需引水灌溉。王站长发现水田地势较高,但是农田间的渠道比较完善,可以从石门灌区的西干渠抽水灌溉。经过电话请示管理局同意后,便用沙袋在干渠底设置了挡水墙聚水,第一时间协调上游水库及时增加水渠水量,同时组织党员群众连续奋战,在最短的时间内架设了一台37千瓦的水泵和1028米的水管,接电、开机,为干旱的农田抽水灌溉。经过四天三夜的集中供水,截至6月21日上午,群峰联合社区剩余的300亩农田全部插秧结束。
为群峰社区紧急调水的场景,是石门灌区“精打细算”抗旱夏灌的生动写照。5月下旬以来,汉中盆地持续晴热高温,插秧用水非常紧张,部分农田已现灾情。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局、站干部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察旱情、找水源,并围绕因旱导致灌溉困难户、受灾企业持续开展全面摸排,随时掌握准确的动态信息。对摸排出的旱情,因情施策,分区域放水组织轮灌,统一调度安排山塘水库余水,与群众共商举措,共渡难关。该局统筹人力物力财力抗击旱情,已出动抗旱人员上千人次,紧急调集抗旱机械24台,组织各村(社区)疏通渠道28.3公里,筹措抗旱资金20万元,用于抗旱机具维护、沟渠清理、泵站维修等,确保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让张支书舒心地“解渴水”,来自石门灌区的西干渠。群峰联合社区通过实施“旱(地)改水(田)”工程的500亩农田,按用水计划是由勉县板凳堰引水灌溉的。前期该村积极协调,从板凳堰引水灌田,已经栽秧近200亩。因为地处板凳堰尾水,放水比较困难,又遇到持续晴热无雨的天气,眼下又正值插秧用水高峰期,板凳堰的水放不下来,该社区剩下的那300多亩水田成了无水插秧的“望天田”,群众心急如焚。
6月16日早上8时,市石门水库管理局赤土岭管理站站长王鹏程接到张支书的求助电话,立即组织职工开车赶去群峰联合社区。
经过实地查看,田块久旱,秧苗已备,急需引水灌溉。王站长发现水田地势较高,但是农田间的渠道比较完善,可以从石门灌区的西干渠抽水灌溉。经过电话请示管理局同意后,便用沙袋在干渠底设置了挡水墙聚水,第一时间协调上游水库及时增加水渠水量,同时组织党员群众连续奋战,在最短的时间内架设了一台37千瓦的水泵和1028米的水管,接电、开机,为干旱的农田抽水灌溉。经过四天三夜的集中供水,截至6月21日上午,群峰联合社区剩余的300亩农田全部插秧结束。
为群峰社区紧急调水的场景,是石门灌区“精打细算”抗旱夏灌的生动写照。5月下旬以来,汉中盆地持续晴热高温,插秧用水非常紧张,部分农田已现灾情。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局、站干部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察旱情、找水源,并围绕因旱导致灌溉困难户、受灾企业持续开展全面摸排,随时掌握准确的动态信息。对摸排出的旱情,因情施策,分区域放水组织轮灌,统一调度安排山塘水库余水,与群众共商举措,共渡难关。该局统筹人力物力财力抗击旱情,已出动抗旱人员上千人次,紧急调集抗旱机械24台,组织各村(社区)疏通渠道28.3公里,筹措抗旱资金20万元,用于抗旱机具维护、沟渠清理、泵站维修等,确保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