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多举措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2024年07月09日 政治 文章字数:119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李明吉)去年以来,镇巴县从宣传引导、排查化解、机制建设入手,推动群众信访依法有序、矛盾及时化解、诉求就地解决,让群众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困难帮扶在基层、诉求解决在基层、愿望实现在基层。
  宣传引导“广”。推进《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开展《条例》点对点入户宣讲、面对面集体宣讲、网格员流动宣传等走进大众宣传,运用重点案件与典型案例开展广泛宣传,将《条例》纳入干部培训教学内容;通过短信群发、微信传播、网络互动、电视播放、LED屏展播等方式、渠道,适时推送信访、维权法律法规知识,普及信访常识,营造全民依法依规信访氛围。翻印《条例》宣传读本2000册,发放宣传彩页15000份,邀请专家在县委党校讲授培训《条例》5场次,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10余次。
  排查化解“准”。坚持定期排查、集中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认真排查梳理、防范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安全隐患,做细做实矛盾化解、诉求解决、帮扶解困和隐患整治工作。对排查出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及时分析研判、通报督办、联调联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当地、诉求解决在当下、隐患消解在当初。对排查出的突出矛盾问题、信访积案,实行分类指导、分流梳理、分级化解,明确领导包案,做到合理诉求解决问题到位、无理诉求教育安抚到位、实际困难帮扶救助到位。做到一事一策化矛盾、合理合情解诉求、用心用情真帮扶、逐人逐事解困难。对已经形成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坚持畅通渠道、解决问题,构建快捷高效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话有处说、难有处帮、事有人管。对新发信访案件,坚持快速查清事实、解决问题,严防转化为老案;对信访积案,坚持解决诉求与情理感化、帮扶解困并举,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共排查矛盾纠纷479件、化解453件,化解率94.57%;化解信访积案13件,信访总量明显下降。
  机制建设“实”。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就地解决、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创建以司法所为主体、镇村两级调解组织为依托、民间贤达人士为核心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联调制度,规范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搭建会商对话平台,镇(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适时召开工作会议,分析研判信访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镇(街道)每周确定一天为集中服务日,镇(街道)领导、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集中服务群众。构建“信访听证会”化解积案制度,把“信访听证会”与“院坝会”有机结合,采取“会前听民意、上门拉家常、普法讲政策、困难给帮扶、事后重回访”的工作方法,有效破解难题。健全信访调处机制,实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公开接访、定期下访、重点约访、上门回访“四访”制度和包案化解、一案一策等调处机制,在重要节点之前开展领导干部下访、走访慰问活动,及时做好疏导、帮扶、解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