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改善办学条件有效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2024年07月10日 教育 文章字数:1603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吴超 吴骞)城固县教育体育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学校为出发点,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大资源、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行业部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该局研究出台了有效推进乡村教育全面振兴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股室、各中小学、幼儿园,定期督促指导,半年评比考核,持续激发学校干事创业动力,破解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同时结合教育系统特点,制定了《城固县教体系统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关于分类优化调整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推动教育脱贫攻坚精准资助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政策层面着力保障和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每月组织召开局党组会、局务会研究部署控辍保学、精准资助、问题整改、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等巩固衔接工作。
  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该局严格落实“七长”责任制、线上线下双月报制,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夯实教育、行政“双线”控辍保学责任。精准建立6至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花名册,秋季开学,为起始年级学生发放入学告知书,开展春秋季开学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厌学学生劝返复学专项行动,严防辍学新增反弹,制度化对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精准资助实现动态发放。采用数据动态跟踪管理的方式,与省教育厅、县乡村振兴局数据对接,跟踪识别每学期未正常享受相应学段资助政策的学生名单,启用县级教育救助金,确保2016年及以后脱贫户和“三类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学生一个不漏地享受相应教育惠民政策。2021年以来,累计资助学生100404人次8847万余元,为251名新识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教育救助金9万余元。
  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坚持从最薄弱环节入手,科学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保障水平,努力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近年来,累计投资3.93亿元,新建九年制1所,改扩建小学2所、初中6所,改造运动场8个,增加学位4922个。全县筹集帮扶资金3230万元,点对点解决校舍修缮、部室建设、设备更新等难题302个,有效提升农村办学水平和条件。目前,该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布局科学合理,能满足就近入学需求。全县教学点全面消除危房,操场全部硬化,全部建成水冲式厕所,全部建有网络教室,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县农村中小学全部采取食堂供餐模式,县内分区域统一集中招标食材供应商,统一价格、配送,有效降低成本。每周进行市场询价并及时公布,防止食材供应价格超限;每月召开一次营养餐督察员会议,相互交流好的做法、通报发现的问题,并限期进行自查整改。
  着力建强乡村教师队伍。2021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新任教师491名,其中295名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该县农村边远地区缺编学校,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缺编问题;持续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累计交流轮岗校长教师870人,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从2021年至今,每年争取县财政760万元,按照每班每月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发放了班主任津贴,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持续提高。
  社会帮扶成效显著。与南通开发区、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通力合作,该县19所学校与南通开发区13所学校签约结对、互访交流,南通开发区优秀校长教师组团式帮扶润智九年制学校、天明小学,安排专家教授培训该县中小学校长140余人。争取苏陕项目资金580万元,实施3个校建项目。累计选派1300余名校长、骨干教师到西安、南通培训学习,开阔眼界。高校选派研究生团、大学生团140余人到该县乡村学校支教实习,组织170余名品学兼优贫困生参加“三航科技·点燃梦想”夏令营、中国航天日等活动,安排艺术专业师生为农村学校绘制文化墙近500平方米,贫困生、捐建录播室、捐赠电脑、电视机、图书、体育器材等物资价值120余万元,建立优质生源地、大学生实习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引智助教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