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溺水暑期“不放假”
2024年07月10日 教育
文章字数:1094
文章浏览数:

目前我市连续降雨,各中小学学生已进入暑期,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易发多发期,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的安全工作迫在眉睫。要最大限度避免溺水事故发生,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未雨绸缪,联防联动,各司其职,全力落实预防溺水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让青少年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暑假。
预防青少年溺水,学校安全教育少不了。在放假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黑板报、校园广播、专题讲座、知识问答、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告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防溺水“六不”宣传,让“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这些知识家喻户晓,成为家长和孩子的自觉行动。农村地区学校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等重点群体,建立学校、社区(村)、家庭联防机制,让孩子远离危险水域。同时,学校可以通过现场情景模拟、操作演示、防溺水应急演练等方式,让青少年掌握一些应急救护知识,提高他们防溺水的自觉性以及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自护自救的能力,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公安、住建、水利、农业农村、文旅、应急等部门,应加强辖区内江河、湖泊、水渠、池塘、水体景观等重点领域、危险区域安全检查工作,在辖区内重点水域和事故多发地设立警示牌,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设置安全隔离带和必要防护设施,预置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应急救援物品,防患于未然。利用当前汛期巡堤查险工作的时机,社区(村)基层组织、社会应急力量、志愿服务组织等,也可加强辖区水域监管和巡逻巡查,发现青少年有危险涉水行为要及时劝离,为孩子筑起防溺水安全防线。
暑假防溺水,第一监护人责任要到位。家长是孩子第一监护人,时刻关注暑假在家孩子的安全是家长应有之责,对孩子的监护决不能缺席,尤其是不能让未满8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暑假期间,监护孩子要做到对孩子的行踪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内容“四知道”。孩子由家中老人看护的,要和老人做好沟通,保持联系畅通,有事及时打电话,对孩子的动向要掌握。青少年到游泳馆游泳必须要有监护人陪同,并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让孩子始终在家长视线范围之内,不得让孩子单独游泳。
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对青少年儿童的监管责任,强化青少年儿童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切实保护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