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以高质量人才工作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7月11日 要闻
文章字数:1207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宇飞 谢娜)近年来,勉县积极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成就,有效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发展招引培育人才。将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重点产业招引人才,在现代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链上持续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深度对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围绕科技创新等9个类别集智纳才1283人,其中柔性引才408人,有效提升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丰富平台载体用好人才,健全完善秦创原勉县分中心体系,做强科技孵化器、专家工作站等载体,以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等“一区五园”为基础,支持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入园创新创业,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13家、科技成果35项。突出因地制宜培养人才,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组建农业、科技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专家服务团,优选专家人才150余人不定期走村进厂授课、田间“问诊”、车间“把脉”。同时,采取“创客定题、政府搭台”的形式,邀请本土优秀企业家分享创业经验480余人次、党政领导解答政策疑问270余人次,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培育本土人才。
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对标由工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的定位要求,积极开展各类交流合作。推进协同化发展,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校地合作,以“百校联百县兴千村”为抓手,建成省级、市级专家工作站9个,培育“土专家”“田秀才”1314名。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下乡扶智、驻企献智”行动,147名专业技术人才帮带55个企业、合作社。促进多元化合作,持续巩固拓展苏陕协作成果,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劳务供需等人力资源合作,依托海勉协作人才交流联络站打造人才研修平台,聘请14名海门专家教授为我县科技顾问,协助解决了一批亟待科技攻关的技术难点堵点。加快青年人才培养,组建“火种计划”青年小组56个,确立重点研究课题65个,选派7名优秀成员赴西安、海门等地挂职锻炼,积极开展创新思维展示等活动,青年干部人才提供“金点子”24个,形成调研报告、信息资讯18篇,达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合作协议9个,学习交流、研究成果实现转化应用。
完善机制保障服务人才。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先后选派9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一线实践历练,组织150余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锻炼,不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做实做细本土人才聚集、培养、留用“三篇文章”,注重在一线培树人才,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优质化、均衡化、实用化发展。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补充的人才工作投入机制,储备高层次人才机动编制20名、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在应急转贷、土地税收、人才奖励、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启“绿灯”服务,营造“纳才、爱才、尊才”的良好人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