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养殖“钱”景好 富农增收助振兴

2024年07月12日 影像 文章字数:831 文章浏览数:

   夏日炎炎,在秦岭腹地的佛坪县长角坝镇,却十分清凉,基于生态及气候优势,该镇大力发展的林麝、梅花鹿、鲟鱼等特色养殖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发展态势。
  日前,记者走进该镇田坝村梅花鹿养殖基地,只见近百只梅花鹿在鹿舍内悠闲地散步觅食。“鹿茸、鹿血、鹿筋都是名贵中药材,养殖梅花鹿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基地管理员胡明忠说,基地于今年5月建成,目前雄鹿正在长鹿茸,雌鹿已产幼崽5只,今年预计可产幼崽15只。该村经济合作社实施“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梅花鹿养殖产业,今年预计收益达10余万元。
  同样位于田坝村的林麝养殖基地自2020年开始引进林麝种源。2022年,为不断壮大养殖规模,村经济合作社与佛坪县正恒康康种养殖有限公司达成养殖管理合作协议。目前,基地存栏成年林麝83只,林麝幼崽34只,年产麝香400余克,可实现经济效益70余万元。“按合作协议约定,公司已向村经济合作社累计分红80.26万元,村经济合作社向全村104户群众累计分红23万余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宗琴说。
  位于沙窝村的佛坪县永明渔业养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占地35亩,集秦岭特种水产养殖、渔家乐、休闲旅游为一体,是该县优秀龙头企业。公司负责人肖永明说:“沙窝村的水质、水温都非常适合养殖鲟鱼,山泉水养出的鲟鱼绿色健康且蛋白丰富,加上鲟鱼本身无刺、味道鲜美,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销量稳步增长。”如今,该公司年养殖冷水鱼14万尾,渔业产值达160余万,并与2户脱贫户签订入股协议,带动村民走上发展致富之路。
  下一步,长角坝镇将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特色产业为抓手,积极探索特色养殖模式,进一步扩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本报记者 刘俊强)

    管理员在给梅花鹿喂食。    本报记者 汤江 摄

    头顶鹿茸的雄性梅花鹿。    本报记者 汤江 摄

    姿态优雅的雌性梅花鹿。    姜静 摄

    生性胆小的林麝。    本报记者 刘俊强 摄

    机警的林麝。    本报记者 汤江 摄

    今年刚产下的林麝幼崽。    姜静 摄

    肖永明展示刚捕捞的鲟鱼。    本报记者 刘俊强 摄

    肖永明在选育鲟鱼苗。    本报记者 刘俊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