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高桥村:村美民富产业兴 和美乡村入画来

2024年07月12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33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曹娜 通讯员 唐碧忠

  盛夏时节,草木繁荫。漫步在佛坪县大河坝镇高桥村这个仅有183户543人的小村庄,绿意盎然的田野、大棚成行的村庄、宽阔平坦的村道……宜居宜业的和美风景随处可见。

  聚合力 整治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幸福园

  走进高桥村,移民安置区房屋整齐有序。道路两边竹篱笆围成的花园里,迎风盛开的波斯菊、百日草、醉蝶等各色花朵竞相绽放。村民房前屋后的果树上,长势喜人的李子、桃子挂满枝头。一座座食用菌种植大棚隐现于青山绿水间,目之所及,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在向美而生。
  但昔日的高桥村,却不是这般模样。房屋周围乱堆乱放、各种建筑乱搭乱建……在当地村民心里,这些现象仍记忆犹新。近年来,该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干部带头,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以户为单位摆整齐、扫干净,下大力气整治村民房前屋后脏、乱、差。村里采用卫生管理制度、流动小红旗、红黑榜、爱心超市积分双向约束的方式,激励群众自觉主动参与。目前,已重点整治道路两旁、移民小区脏、乱、差等卫生死角10余处,修建景观标识7处,种植季节性花草2亩,改造花园2个,建成休闲运动公园1处。
  “这是全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着力整治人居环境带来的新变化。每天在我们自己设计建造的运动公园里散步休闲,真是幸福、舒心,大家都说好!”村民高兴学难掩内心激动,喜悦地说。

  争项目 道路改造提升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有出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更是该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期盼。
  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今年以来,该村下大力气争跑资金、谋划项目,先后争取资金370余万元,完成了七组(铁瓦寨)1.7公里道路拓宽改造硬化,解决了20余户80余人的通行问题。正在改造提升的2.7公里通村主干道,将进一步解决道路坑洼、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在道路改造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量力而行、节俭高效、群众参与的原则。镇村干部共同策划、投工投劳,先后投劳60余个,为村里节约资金近7000元。”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明感慨,烈日高温下,干群齐上阵,将规划变成了现实,城里来的驻村干部也被晒成了“黑泥鳅”。

  强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铺就群众致富路

  和美乡村,美在产业。高桥村这个在地图上难以寻觅的小山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立足村情实际,将香菇作为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让150万斤深山香菇走出大山,形成了菌种繁育、菌棒生产、香菇种植的产业链,山区村民因此脱贫致富。
  “今年生产成品菌袋16.7万袋,目前已采摘鲜香菇两茬共计20余吨,收入16.5万元。现在鲜香菇市场价格很好,我们的香菇品质高,一斤能卖到4、5元。常年有几个固定的客商来定点收购,远销重庆、成都、武汉、西安、南通等城市。下半年预计产量可达30吨,全年可获纯收入15万元以上。”该村监委会主任谭华礼介绍,香菇园区长期固定有15个村民务工,每天每人能挣80元,一年下来,发工资就有30多万元。
  “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我们村通过集体经营吸纳群众就近务工,每年可为脱贫户保底分红500元。同时,全村60%的农户都有产业项目,天麻、猪苓等中药材大面积种植,农户产业收入占比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村人均纯收入达9022.52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2.67%,增长幅度位居全镇第二,人均收入相对稳定、并更趋多元化。”谈及全村稳定增收和产业发展时,驻村第一书记朱斌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