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
——南郑区以“五项机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观察
2024年07月13日 要闻
文章字数:330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衡俊昌 通讯员 肖军
盛夏时节的南郑,生机勃勃。
建设工地里,机器轰鸣、吊臂起降,一线工人争分夺秒抢工期抓进度;生产车间里,灯火通明,流水作业线上机器之间有条不紊地“交流”;农业园区里,系统集成、远程操作,“坐在办公室种田”的梦想就此实现。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和“强引擎”。
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服务保障更加有力……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深化“三个年”活动相关部署要求,今年以来,南郑区树牢“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通过建立重点项目“137”全流程动态管理机制、观摩晾晒评比机制、谋划竞争激励机制、重点工作调度机制、审批协同服务机制五项机制,切实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为实现“全年红”打下坚实基础。
“137”动态管理机制,对项目建设实施全过程服务
仅用6个工作日,汉中昊达光伏设备精密陶瓷吸盘和托齿生产线建设项目就完成竣工验收所有手续,审批提速53.6%,实现“竣工即交(办)证”。
6月7日,该项目投资人李堃将一面锦旗送到区项目建设专班。因为在开工环节切实体验到了该区营商环境的高质高效,李堃又在原定投资额上追加了300万元。竣工环节的高效审批,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资信心。
这是该区实施重点项目“137”动态管理机制的生动实践之一。
“从项目谋划到备案审批、从开工建设到投产验收,所有的手续均可在‘郑快干’APP上操作,减少了群众办理的时间。”该区项目建设专班工作人员黄一峻表示,“我们为每个项目都配备了专班,制定了推进方案,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专人负责对接,最大限度确保项目快开工、快见效。”
用好一个APP,坚持“三边三倒”工作法,坚持“七个一”包抓机制……为将“137”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推广,该区紧扣项目谋划、审批、开工、建设、投产全流程,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各环节流程,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难点、堵点,促推项目攻坚全面起势:汉中东方希望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用,陕西静翔高端智能自动化设备生产线项目释放产能,汉中佰柯幕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加快建设……
据了解,该区今年计划实施省、市、区级重点项目150个,目前,已有15个项目建成投用,全年将释放产能6亿元以上,实现工业投资9亿元、增速18%以上。
观摩晾晒评比机制,激发党员干部大干快上新热潮
“在今年初举办的第三届项目谋划擂台赛中,我镇被评为‘项目谋划优秀单位’,有了这个荣誉,大家的干劲更足了。”该区新集镇党委书记陈苏桓说。
该镇在谋划储备项目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抓前期、抓招商、抓争跑,保障项目建设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场景随处可见,处处演绎着项目建设“加速度”。
在青山环绕、碧波粼粼的华山水库内,一个个网箱整齐排列,制氧系统每隔4小时就开机运行,遍布其中的检测系统能实时反馈鱼群信息;立体化养殖技术的应用,让单位面积内鱼群数量增加了26%。
“目前一期已建成网箱40余口,特种鱼投苗40余万尾,二期网箱正在紧张施工中,9月中旬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今年预计年产鱼类30多万斤,能收入800万元。”该养殖场负责人杨汉超告诉记者,他之前从事建筑行业,因为喜欢养鱼,又是当地人,便被新集镇招引了回来。
选址建厂、购买种苗、学习技术、筹集资金……每个环节,杨汉超都得到了镇上的大力支持。该镇负责“三农”工作的副镇长杨军介绍道:“这里的渔产品处于‘半野生’状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能卖出不错的价格,来务工的老百姓也能挣到钱,大家的干劲都很足。”
“通过开展项目谋划、项目观摩擂台赛,真正把干部们担当的活力、干事的激情、落实的效率、争先的斗志激发出来了。”黄一峻表示,一方面,要让工作出彩者受奖励、有奔头;另一方面,针对“慢吞吞”与“慢作为”,倒逼他们紧起来、跑起来。
谋划竞争激励机制,增加项目“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
只有把项目谋划储备好,做到库存充实,才能为发展蓄积动能、提供后劲。
“这个项目投入资金大、周期长,预期收益还不明确,怎么能通过?”
“国家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落后产能项目和企业的判断,要眼睛擦亮。”
“项目谋划和招引要符合全区产业布局,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
……
在该区每季度一次的项目擂台赛上,参赛部门、镇(街道)、园区报送的储备项目一一上台展示,由市区两级有关部门业务骨干、专业项目咨询员组成的裁判组打分评选。
从谋划背景到要素保障,从建设内容到效益分析,一个个支撑作用大、带动效益强、示范效果好的项目被评选了出来,作为年度高质量项目优先储备入库,在经费、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对“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过低的项目,裁判组逐一点评,并退回有关单位重新准备。
“南枢纽国际物流园区项目、汉中市小南海镇天坑文旅·元宇宙项目、红庙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等都是我们通过擂台赛评选出来的好项目,不但推进速度快、带动效益强、绿色环保,还能与全区整体产业形成互促互补。”作为裁判之一的林俊成,有着自己的企业,新建项目的投产,也为他的企业提供了下游服务商。
今年以来,该区瞄准服务重大战略、发展重点产业、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各类项目135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超过42%,擂台赛集中展示高质量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增加25个,以高质量的项目谋划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重点工作调度机制,打通项目建设“肠梗阻”
6月21日一大早,在南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汉中佰柯幕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施工现场除了铆足干劲、争分夺秒抢工期的工人们,还多了一群手持测量设备、拿着进度表上门服务的园区工作人员。
检查安全、核算进度、询问需求……园区工作人员一边将情况登记在案一边与后台办事员沟通联系。带队的园区负责人康荆波,也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起来,询问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
“主体快完工了,大型机器入场我们来协调道路管控。”“等你们机械下周撤离,门前道路就开始硬化。”“验收工作我们成立专班统一上门,你们不用去县上部门办。”了解完情况后,现场调度会随即召开,对照着企业反馈的问题和项目进度数据,园区各部门一一回应。
“嘿!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好,我看项目能提前3个月建成。”看着调度会上忙碌的园区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文国东信心满满。
这只是该区实施重点工作调度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主动对接项目实施主体,把调度会开到项目现场、企业厂房、产业园区,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区级领导包抓、组建项目专班、“保姆式”服务等工作机制在该区推广,真正实现了区级包抓领导“一周一研判”、区政府“一旬一推进”、区委“一月一调度”的目标。
上半年,该区召开各类协调会、办公会、推进会27场,现场解决各类问题19个,单个项目推进时间缩短1个月以上。
审批协同服务机制,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审批时间
“按照清单上的指引填报资料,再到大厅来审核,很快就办好了,实在是方便。”该区芳香之旅生态园项目负责人贾全富,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对政府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该区为加快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按照审批协同服务机制要求,对全区150个重点项目逐一研判,梳理完成从施工许可到营业执照办理过程中的所有审批手续,逐项目编制《项目审批协同服务清单》,并发放到每个项目建设单位。
据了解,芳香之旅生态园建设项目总投资2.5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80个。为此,该区安排审批协同服务专班跟进,创新性提出点状供地、一对一服务等优化措施,确保项目加快推进。
“项目从洽谈、开工到建设,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真的太感谢了。”贾全富表示,将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清单管理只是该区审批协同服务机制的一部分,在该区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申办辅导、准入承诺、容缺受理、联审联批、一线工作等办法措施逐渐推广,项目审批的手续不断简化、时间进一步缩减。
经测算,该区150个重点项目审批时间缩短52.7%,工程类项目审批时间节省58.3%,多个事项办理实现了一次性办结。
“‘五项机制’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在全区全面兴起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新热潮,全力以赴保障企业投产达效、项目加速推进,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黄一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