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大棚经济“棚”勃发展
2024年07月13日 要闻
文章字数:747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潘婷
镇巴县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聚力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日前,走进位于该县长岭镇的智慧蔬菜温室种植区,只见一片密集的大棚在阳光下晶莹闪烁。大棚里,西红柿植株排列整齐,长势旺盛,镶嵌在绿叶之间的西红柿果实错落有致、鲜亮可人。
该园区种有草莓番茄、吉诺比利等品种西红柿。区别于传统的大棚种植,这里的种植温室科技感满满,可以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生态化控草、绿色化栽培、数字化管控。这里的西红柿果形整齐、坐果稳定、丰产性好,且口感佳、绿色健康。
“我们园区严格贯彻县上‘五个农业’的要求,采取镇党委+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建设温室1.5万平方米,预计明年每平方米玻璃温室的大果番茄单产在30公斤、日光温室大果番茄的单产在20公斤以上,总收入160万元左右。一年预计劳务用工400人次,务工人员增收40万元。同时,每年繁育种苗200万株,可带动当地种植蔬菜1000亩。”北京中农金润镇巴基地生产运营负责人苏飞轮说。
在蔬菜大棚、水果大棚屡见不鲜的同时,该县依托“天然中药库”“巴山药库”优势,近几年将中药材作为绿色食药首位产业之一常抓不懈,使中药材种植也搭上了大棚经济的快车。大棚种植能实现对环境因素的精准控制和优化,让中药材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智能温室大棚还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减少人力、物力投入,降低种植成本。
如今位于长岭镇的中药材大棚已经成了黄精、淫羊藿的最佳生长地。大棚里,绿意一片,中药材长势喜人。
截至目前,长岭镇已实施柔性温室种植11栋,种植西红柿2.2万株;淫羊藿、黄精中药材育苗32万株;玻璃温室种植蔬菜2400株,育苗温室包括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育苗25.8万株,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蔬菜2000亩,预计今年可增收260万元以上,每村分红可达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