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高台镇突出“选管育”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
2024年07月16日 要闻
文章字数:1041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李阳)深化“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南郑区高台镇把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头雁”队伍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来抓,突出“选管育”全链条管理,不断增强村干部履职能力和干事创业活力。
多维度“选”,村干部队伍结构更合理。严把用人源头,坚持把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擅长群众工作等作为村干部必备素质和重要标准,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的方式,开展村干部公开选拔。大力实施“头雁工程”,筛选有潜力的优秀年轻村干部重点培养,动态建立60余人的村级后备人才库,通过设岗定责,跟班锻炼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能力素质。近3年,累计有12名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队伍。坚持招引并举,综合年龄、知识结构、就业观念等情况,建立20余人的“返乡大学生人才库”,将4名学历较高、热心乡村振兴事业、有想法有闯劲的返乡大学生作为村“两委”后备人选培养,进一步蓄好源头活水。
全方位“管”,村干部权力责任更明晰。修订完善《高台镇镇村干部管理办法》,推行村干部任职备案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目标导向,定期发布重点任务清单,定人定责抓实日常监督。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将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壮大、“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作为村干部推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日常管理+民主测评+年终评估”的方式,实现制度化激励、规范化考核,督促村干部筑牢责任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全力提升对党组织书记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动态梳理研判镇村多发易发腐败风险点,重点针对政府投资和村级集体工程项目,紧盯程序关、质量关、资金关,严防“小工程大猫腻”。
立体化“育”,村干部素质能力双提升。着眼精准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本领,从“学、帮、带”着手,坚持经常教育、集中培训、学历教育相结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依托“廉泉讲堂”镇村干部教育平台,细化培训“菜单”内容,推行村干部“点菜”参训,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土地政策开展分级分类授课培训。今年以来先后到杨凌、勉县等地开展实地观摩3次,择优推荐5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强化乡村振兴实践锻炼,战斗村、弥陀村等4个村实施跨村联带联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设施蔬菜、订单南瓜、制种油菜,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显著增强。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定期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培训,采取党校教师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先进典型讲事迹和实地观摩练、现场比武练、研讨交流练的“三讲三练”模式,切实提高村干部思想觉悟和履职能力。
多维度“选”,村干部队伍结构更合理。严把用人源头,坚持把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擅长群众工作等作为村干部必备素质和重要标准,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的方式,开展村干部公开选拔。大力实施“头雁工程”,筛选有潜力的优秀年轻村干部重点培养,动态建立60余人的村级后备人才库,通过设岗定责,跟班锻炼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能力素质。近3年,累计有12名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队伍。坚持招引并举,综合年龄、知识结构、就业观念等情况,建立20余人的“返乡大学生人才库”,将4名学历较高、热心乡村振兴事业、有想法有闯劲的返乡大学生作为村“两委”后备人选培养,进一步蓄好源头活水。
全方位“管”,村干部权力责任更明晰。修订完善《高台镇镇村干部管理办法》,推行村干部任职备案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目标导向,定期发布重点任务清单,定人定责抓实日常监督。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将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壮大、“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作为村干部推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日常管理+民主测评+年终评估”的方式,实现制度化激励、规范化考核,督促村干部筑牢责任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全力提升对党组织书记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动态梳理研判镇村多发易发腐败风险点,重点针对政府投资和村级集体工程项目,紧盯程序关、质量关、资金关,严防“小工程大猫腻”。
立体化“育”,村干部素质能力双提升。着眼精准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本领,从“学、帮、带”着手,坚持经常教育、集中培训、学历教育相结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依托“廉泉讲堂”镇村干部教育平台,细化培训“菜单”内容,推行村干部“点菜”参训,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土地政策开展分级分类授课培训。今年以来先后到杨凌、勉县等地开展实地观摩3次,择优推荐5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强化乡村振兴实践锻炼,战斗村、弥陀村等4个村实施跨村联带联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设施蔬菜、订单南瓜、制种油菜,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显著增强。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定期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培训,采取党校教师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先进典型讲事迹和实地观摩练、现场比武练、研讨交流练的“三讲三练”模式,切实提高村干部思想觉悟和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