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人大设立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

2024年07月16日 政治 文章字数:80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李靖)南郑区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优势,继去年开展营商环境“微问政”人大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之后,今年创新在全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所在企业(单位)设立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切实履行人大在高质量发展中的职责职能,助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确定区内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所在的32家企业(单位)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由区人大常委会统一授牌。32家企业(单位)内的33名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担任各营商环境监测点监测员,由区人大常委会颁发聘书。
  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主要从政策宣传是否到位、审批工作是否快捷、监督执法是否规范、主动服务是否精准、办事服务是否高效、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六个方面进行监测。监测员可采取填写意见单、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向相关镇(街道)人大快速反映有关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实行意见清单、交办清单、督办清单、反馈评价清单“四张清单”交办督办和评价反馈机制。各镇(街道)人大确定一名营商环境监测工作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营商环境监测点反映的问题和线索,并进行分类交办。对在镇(街道)层面可以解决的问题和线索,要向党委汇报并反馈政府,限期予以解决并答复人大代表;对在镇(街道)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线索,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由区人大常委会转交区“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单位限期办理并答复人大代表,或由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组织视察、专题调研、提出询问。办理结束后,由人大代表对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区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用好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监督作用,帮助区“一府两院”及其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发现制约营商环境的矛盾问题和短板弱项,有效纠治侵害企业利益、干扰企业经营、破坏市场秩序行为,用干事创业“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