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祛湿 中医有“方”
2024年07月19日 家庭
文章字数:651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朱媛媛 见习记者 高思懿
“加长版”伏天开启,高温和湿气双重夹击,连呼吸之间都带着湿答答的黏意。高湿度环境不仅会使空气含氧量降低,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湿气还会悄悄钻入身体,引起种种不适。那么面对这种天气,如何科学防暑祛湿?3201医院中医科医师张程伟为大家分享中医妙方。
张程伟表示,眼下已入伏,各大中医院推出的中医特色疗法“冬病夏治”,其实治的就是“湿”。夏季虽然“湿”,但人体气血及阳气相对较为旺盛,可借身体内的“旺火”赶走湿邪,因此夏季也是中医眼里祛湿的最佳时间。
湿气无所不在又难以祛除。张程伟说,男女老幼都应该有祛湿的意识,而祛湿首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饮食均衡适量、有规律,宜多食小米、薏苡仁、玉米、红小豆、白萝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少食甜食等肥甘厚腻、酸涩、寒凉之品。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艾灸祛湿,艾灸具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对于祛除体内湿气具有一定的效果,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可以艾灸中脘穴,每次灸10-15分钟,不仅可以补中气,还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
一般情况下面对炎热天气,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适当增加饮水量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在太阳照射最厉害的时候避免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天气虽热,不可贪凉,空调房不宜久待,睡眠需避凉风,不要在风扇、空调下及风口处睡觉。
出于健康安全的考虑,张程伟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头晕、头痛、面红、四肢倦怠、口渴乏力,甚至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