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能官好同知
2024年07月19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400
文章浏览数:

李振峰
陈文黻(?—1892),字冕廷,湖南长沙人,光绪九年(1883)任留坝厅同知。《清史稿》记载陈文黻“以诸生入赀为通判。同治年间,从军,积功晋同知,留陕西。光绪七年(1881),署鄠县知县,以教化为先,政平讼理”。
陈文黻家境殷实,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受其兄陈伯屏的引导和影响。由于家风良好,兄长刚直,陈文黻得以在一个正直廉洁的环境中成长。陈文黻通过考试进入“诸生(即生员)”行列,后捐得通判职务,协助州府长官处理粮运、田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光绪七年被任命为鄠县代理知县,任中两年,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教育,倡导兴学重教之风,使得鄠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户县县志》记载“光绪七年,署户县知县,以教化为先,政平讼理。”光绪九年,陈文黻因政绩显著升为留坝厅同知。在留坝10年中,他经常深入农村,了解百姓疾苦,踏勘经济状况,为留坝民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
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当地经济。留坝境内山大沟深,田稀地少,道路崎岖,生产落后,百姓吃不饱饭是最大的问题。陈文黻一方面动用官仓粮食布点煮粥救济贫困穷民,一方面劝促农民使用良种,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提高粮食产量,还鼓励乡民栽种橡树,以弥补粮食不足。为此,还撰写了《种橡说》一书,宣传好处推动种植。他还广泛发动各界人士为发展农业和多种经营献计献策,召集乡绅为赈济灾民、兴办学校等捐粮捐钱。设立棉桑局,扶持山民种桑养蚕,编印《劝种书》《山桑四要》等农桑技术书册,给山民免费提供桑树苗和蚕种。陈文黻还购回紫阳茶树,在一些荒芜的坡地栽种,并从紫阳请来技术人员驻留坝指导栽种、管护、采摘和加工茶叶等技艺。
兴办教育,培养人 才。光绪十年(1884),陈文黻建立了留坝厅学,他捐出俸禄,购置教材、桌凳等,还给上学的学生解决膏火费(学费),在厅学学生一律享受生活补助。他还对学习优良者发放奖金,以倡向学之风。《留坝厅志》这样记载:“文黻先建书院,使士子讲习有所,仍复优膏奖,严课程,以鼓励之。”
修路治水,兴利除害保障安全。留坝县自古便是秦蜀交通要冲,关隘险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殊地理位置使得留坝在川陕交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留坝县志》载,从光绪九年(1883)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坝境内共发生七次长达数月的雨水灾害。这七次雨水之灾,有六次发生在他任内。陈文黻多次上报救灾和治理河道的报告。其中一次是从光绪十二年(1886)六月二十一日下雨持续到七月二十五日,全厅山洪暴发,房屋毁损、庄稼受害,道路大多垮塌。陈文黻不辞劳苦跋山涉水,查看灾情安抚民众,动用官仓储粮救济灾民。并自筹费用,动员百姓修道路、疏沟河、修河堤,此举赢得了留坝百姓的好评。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陈文黻在留坝实行联防联治,针对林茂沟深的偏远山区常发生盗抢财物甚至劫掠妇女儿童到外地贩卖的情况,陈文黻经常微服私访,向百姓征求治理匪患的对策意见,有效治理了匪患。他有一桩载入史册的功劳,就是有效根治了野猪祸患,据《光绪留坝乡土志》记载,光绪十五年的留坝,野猪数量太多,四处游窜,毁灭性地祸害庄稼,还伤害不少山民。陈文黻积极招聘和组织猎手,使用火枪击杀野猪。半年时间,全厅击毙野猪几千头,野猪祸患得到遏制,民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陈文黻主政留坝期间,勤政清廉,俸禄大多用于公益,全力为民谋利。光绪十八年(1892)二月,陈文黻去世。光绪二十年(1894)五月二十日,朝廷对陈文黻进行表彰,其事迹入国史馆立传,并记入《清史稿·循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