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到了为人处世之道
—— 读《三国演义》有感
2024年07月19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878
文章浏览数:
城固县衡水实验学校六(4)班 李奕含
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看过很多遍。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刘备、曹操等人。
《三国演义》开头以天下大势,“魏、蜀、吴”三国展开的斗争进行描写,随着时光的流逝,三国也是人才辈出。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绝代智谋的诸葛亮,又在公孙瓒帐下得到了忠勇双全的赵云;曹操凭借着自己的名声找来了英勇大将夏侯惇;孙权认识了周瑜,见他很有才华,请他做了军师。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他草船借箭的妙招我赞不绝口。周瑜和诸葛亮一样有才华,可是周瑜心胸狭窄,在江东处处为难诸葛亮。有一次,周瑜展示了军队的箭法,每一支箭都百发百中。但是箭很少,便让诸葛亮造10万支箭,还让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夜观天象,趁着雾天,胸有成竹地把绑好稻草人的战船开到了曹营,曹操听到呐喊声,便派士兵放箭,万箭齐发,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竟是稻草人。箭已经无缝可入,诸葛亮方下令返航。箭已经达到了十万余,这让周瑜大吃一惊。诸葛亮既巧妙地避开了周瑜的无端加害,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诸葛亮之所以敢立军令状,因为他拥有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又有对军队指挥、人性弱点的准确把握。
书中的曹操和刘备带也给我一些启示,曹操是一个奸诈狡猾的人。刘备却以仁义为先,他经常帮助百姓,在落难逃跑时,还带着百姓。但是奸诈的曹操和仁义的刘备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爱惜人才。曹操的大将典韦死了,他在祭奠时,痛哭流涕,真情流露。而刘备呢?他的第一个军师——徐庶,不得已告别刘备。虽然刘备舍不得,但是还是砍下所有挡路的竹子为徐庶送别,他用仁义换来了“卧龙凤雏”诸葛亮和庞统。这个让我学到了为人处世之道。
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博学多才又品学兼优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编辑点评 读一本好书,获得知识,明白道理,这是本文小作者告诉我们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文章立意很好,主题积极,叙述集中,截取书中的两个事例能很好地佐证自己的观点:德、才、能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