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战风雨 同心护安澜

——我市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2024年07月21日 要闻 文章字数:3691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朱媛媛 司霜 李扬


  进入7月中旬以来,汉中的天空仿佛被撕裂出一个大口子,强降雨一直不消停,截至7月18日18时,全市累计降水量116站超过100mm,14站超过200mm,2站超过300mm。汉江、嘉陵江及其部分支流共计13条河发生超起报流量以上洪水29场次,发生超警戒流量以上洪水26场次。一时间,主要江河洪水翻滚,山洪、滑坡、地质灾害等风险上升,略阳、留坝、宁强等多地告急。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区161个镇办受灾,受灾人口达74474人。
  险情就是命令!全市上下闻“汛”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进一步落实落细防汛减灾各项措施,通过科学调度、精准预报、及时撤离、妥善安置,目前全市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截至7月18日,本轮强降雨我市及时安全转移和妥善安置群众7940户18897人次,无因汛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发生,受灾地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未雨绸缪,科学调度


  未雨而绸缪,长思则有备。
  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对今年汛期的强降雨侵袭,我市坚持下好防汛抢险救灾先手棋,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构建了领导有力、运行有效、分工明确、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多次召开相关会议,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抢先部署,不断完善汛情会商研判机制,提升监测预警水平,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全力以赴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强降雨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赴一线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市县镇村领导干部下沉驻守一线,督导防抢撤措施落实,确保平安度汛。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全市建立100支3304人涉及水域、山岳、电力、供水抢修等领域的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编组待命。市委从市级部门单位抽调446名干部组成11个协调指导防汛工作组,参与县区防汛救灾工作任务。组建镇村级防汛抢险和巡堤查险队伍2359支6.5万人常态化备勤。我市制定大型应急抢险设备分布图,明确11个县区大型设备储备点86个(主要含挖掘机、铲车、吊车等车辆工具)具体位置;建立应急物资运输车辆、救援车辆、救援单位、技术操作人员、设备物资代储、搬运队伍等6类配套信息台账。市县应急物资调拨、管理、运输人员到岗到位,对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各类物资器材进行检查维护,确保一旦需要,快速调得出、用得上。
  应急演练成效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发生后救援工作的成败。6月26日,随着演练总指挥的一声令下,南郑区两河镇防汛应急演练拉开帷幕。与此同时,留坝县紫柏街道办和村(社区)两级均开展了防汛暨地质灾害演练……以演促防,以练备战。我市始终坚持以演练促实战,建立健全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天候响应、多方式机动、多力量协同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今年以来,市县镇村四级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3204场次,参加演练86592人次。为防汛抢险救灾积累实战经验。
  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
  虽然这次汛情来势汹汹,但正是由于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工作做在日常、把功夫下在平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行动,采取果断措施,才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耳目”靠前,精准预报


  防汛工作既是与时间赛跑,也是与风雨较劲。
  “暴雨将至,请全镇人员注意安全,非必要不出门,远离危险地带!”7月16日22点接到预警通知后,留坝县玉皇庙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及时排查低洼地带、高陡边坡、地灾点等安全隐患点,转移并妥善安置风险人群。期间,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小喇叭、入户走访等方式,多渠道及时推送防汛最新相关资讯,确保预警信息传递全覆盖、无遗漏。
  凡事预则立,防汛亦如此。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市全面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和联合会商,市防汛办、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实时监测,加密预报预警频次,并根据汛情变化及时启动市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为有效应对本轮强降雨,我市按照及早预告、联动预警、超前防范的原则,24小时紧盯雨水情、地灾监测预警平台和全市防汛应急风险隐患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对防汛责任人和‘三必撤’涉险群众一键启动短信预警和语音外呼。”市防汛办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喊醒”“叫应”防汛责任人和涉险群众,实现了预警信息“双直达”闭环管理。
  据了解,7月13至19日,市防汛办向镇办“点对点”电话预警叫应154站次,组织三大通信运营商,全网发送预警信息838万条。此外,建设汉中市防汛应急管理风险隐患监测预警系统,整合了736个自动雨量站、161个河道水文(水位)站、59个水库站监测的实时雨水情信息,在小时降雨达到暴雨或易致灾量级阈值时,市县防汛办通过系统提醒测站所在地的镇村责任人、网格员、邻里帮扶人,以及涉险户主、企业负责人等撤离避险。目前已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向各级防汛责任人和涉险群众发送预警叫应信息10万余条。每一条预警信息都承载着它独有的使命,有力地为我市防汛抗灾、转移避险工作赢得了先机。
  同时,我市强化上下游联防合力减灾,持续完善《汉中市支流上下游联防机制管理办法》,在水文监测设施未覆盖的81条二级支流上建设179个水位监测点,发挥174名监测人员信息传递“消息树”功效,提前将上游汛情险情预警信息传递至下游,实现上下游接壤区工作互联、信息互通、力量互援。
  

闻“汛”而动,高效撤离


  “19名工人找到了,一个都不少。”7月17日上午10点多,看着找回的工人们安然无恙,留坝县玉皇庙镇党委书记曾中原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7月16日至17日,留坝县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玉皇庙镇受灾最为严重,强降雨导致道路垮塌、通信中断、山体滑坡。当听到关房子沙场有外地务工工人失联这一消息,曾中原焦急万分,他和同事们第一时间赶往受灾地点,拿着树枝做的拐杖,冒着倾盆大雨摸索前进,经过40多分钟的跋涉终于在沙场不远处的高地上找到了19名工人。
  接连几天,全镇干部力量都下沉到灾区一线。“虽然有点累,但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安然度汛、不漏一人。”曾中原道出了各级干部的心声。
  留坝县玉皇庙镇是全市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一个缩影。汛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座战斗堡垒,凝聚起防汛救灾的强大力量。
  “今天晚上有持续暴雨,你们住在山脚下,很有可能出现山体滑坡,非常危险,请大家赶紧撤离!”近日,佛坪县西岔河镇干部在暴雨来临前,上门动员群众避险,组织撤离涉险群众45户80人,启动集中安置点6个。同时,针对塌方、塌陷、滑坡路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并设置了警示标志。
  城固县也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重点走访孤寡老人、残疾人、脱贫户和五保户等家庭,对人员健康、房屋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及时撤离并安置涉险人员。同时,储备好铁锹、沙袋、雨鞋、电筒、雨伞等必备防汛物资。
  ……
  闻“汛”而动,筑牢防汛工作的“红色堤坝”。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切实当好群众“撑伞人”,在防汛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连日来,全市11个县区256名县级领导干部、1203名部门领导干部下沉一线,督导落实“防抢撤”措施,17385名镇村干部和网格员按照“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防汛避灾制度,做好涉险群众摸排、管理,细化分级撤离、管控措施,确保人员及时转出、妥善安置、有序管理。
  

妥善安置,悉心关怀


  正值晚饭时间,略阳县观音镇小南海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临时安置点热闹了起来,安置群众一边吃饭一边话起了家常。
  观音镇八角庙村党支部书记刘长生说:“我们7月8日接到通知,近几天有暴雨。村里立即撤离了13户26人。撤离人员集中安置,每天三顿饭按时送到位,晚上还安排了专人值班,让群众在安置点住得舒心、安心。”
  7月17日凌晨,留坝县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道路损毁、房屋受损、农作物被淹……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风雨就是集结号。面对险情,留坝县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全力投身防汛抢险一线,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收到!快速集合,赶往群众家中,准备撤离,确保不漏掉一人!”7月17日夜间5时,马道镇全体干部在接到撤离避险的指令后,挨家挨户排查,对群众进行紧急转移。
  “要不是村干部及时组织我们撤离,后果不堪设想。”马道街社区居民张大爷坐在安置点喝着热水说,看着安置点外面,一辆辆运送物资的车辆和忙碌的镇村干部,心里觉得很踏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截至7月18日,本轮强降雨全市共撤离安置7940户18897人次,无因汛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发生。目前,市发改、水利、农业等相关行业部门正对受灾地区加快水电、通信、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抢通,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风雨骤降,积水成涝,山滑路陷,农田受损。当暴雨袭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或在前线冲锋陷阵,或在后方守望互助。团结一心与暴雨展开面对面的较量。
  护江河安澜,保一方平安。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全市上下将慎终如始,时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紧盯防汛重点部位,以拉满弓、绷紧弦的“大战”状态,用党心民心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大堤,全力打好防汛抢险“狙击战”,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