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汉中流域渔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上)

2024年07月25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880 文章浏览数:

汉江书院 王政军 张文楷 市水产发展中心 吴艳


  汉江流域渔业养殖历史悠久,汉江上游先民有“渔猎为业”的传统,汉中盆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汉中水资源丰富,地表天然水水质良好,具备渔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目前,全市有鱼类109种,占整个长江水系自然鱼类274种的45%,占全省江 河自然鱼类144种的75%。全市养殖水域面积广阔,现有水库363座,已开展水产养殖的水库345座,养殖面积4.82万亩;养殖池塘1.3万余口,养殖面积3.15万亩;有适宜开展稻田养殖的稻田面积超过20万亩,适宜开发冷流水养殖的河流溪沟320条。

一、汉江上游渔业发展历史

  汉江流域上游鱼类的发现,从人类考古方面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汉江流域多个遗址发现大量的鱼骨和捕鱼工具,其中汉中境内西乡李家村遗址,城固莲花池遗址,同时发现鱼骨种类鲤鱼、草鱼、鲢鱼、鳙鱼,捕鱼工具鱼骨、石网坠,说明鱼类资源在距今约7千至9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汉江上游属于巴国和蜀国,在巴国和蜀国的文献中多次提到渔业生产和捕鱼技术,同时发现与鱼类生产加工有关的设施和遗物如鱼塘、晒鱼架、渔网坠等。两汉时期,汉江上游的鱼类资源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还用于医药和祭祀活动,一些尊贵的鱼被视为贡品或者礼品,用于皇室或官员之间的交往。《汉书·地理志》载:“汉中楚分也,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为业”。1965年、1978年先后在汉台区石马坡、勉县老道寺镇沙家庄出土的东汉墓葬品陂塘、水田陶模中,就塑有鲤鱼、鲫鱼、鳖、螺、菱角、茭白、莲藕等水生动、植物模型。唐代汉江上游人们已掌握了鱼类养殖的技巧,比如合适的季节放养鱼苗,选择适合的饲料喂养,还利用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修建鱼塘进行鱼类养殖,发明了一些捕鱼的工具和技术,如用网捕鱼、鱼叉叉鱼等。北宋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渔业产业链,从鱼苗的培育、养殖、捕捞到鱼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都有一定的规模和组织。元明时期一些新的鱼类品种也逐渐被引入到当地进行养殖,如青鱼等,并开始使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技术。如控制鱼塘的水质和饲料、控制养殖的密度,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发明了一些捕鱼的工具,如用炸药炸鱼。清朝及民国时期在秦岭、巴山地区,不少农民开始在房前屋后掘塘蓄水,浇灌稻田兼作养鱼。
  但早期的渔业生产基本处于园圃生产形式,受水面、渔具和技术等条件限制,水产品产量很低。除部分塘池养殖鲤、鲫鱼外,商品鱼的主要来源多为江河天然自生自长的野生鱼类,数量不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汉中渔业由个体农民从事简易的捕捞生产发展为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渔业生产形式。从采集野生卵到人工培育产卵和人工孵化鱼苗,又从普通养殖发展到科学养殖以及特种养殖,数量和质量都逐步上升,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前。境内水库不多,虽有陂塘数百口,只有少数养鱼,而且养殖技术落后,不讲究品种的搭配,野鱼家鱼一起养,不清野除害,产量较低,上市鱼货靠捕捞江河野生鱼类。1958年初,建立了第一座水产养殖场,开始进行家鱼人工孵化鱼苗。
  第二阶段:1959年至1969年。大量塘、库的修建,使塘、库养鱼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沿用“白水养鱼靠天收”的传统,缺乏科学养鱼技术,产量很低,水面得不到充分利用,品种仅限于草、鲢、鳙、鲤几种,且每年要从湖北大量调运长江鱼苗。1962年,陕西省水产研究所为推广家鱼人工繁殖,以草、鲢、鲤为主要养殖鱼类,在汉中市水产养殖场设立试验点,1963年成功出苗,流域鱼种开始逐步自给自足。
  第三阶段:1970年至1980年。各级政府从加强技术力量,提高和推广养鱼技术入手,在“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指导下,在池塘养鱼中推广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对水库推行“赶、刺、拦”捕捞技术。渔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79年成鱼产量达到1958年的10倍以上。
  第四阶段:1981年至2000年。流域渔业走向改革和发展科学养殖、加强经营管理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农村产业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生了变化,农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逐步转向商品经济,随着渔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农民争相承包塘库养鱼。1982年,汉中地委、行署颁发了《关于加速渔业生产的决定》,把渔业列为全区多种经营十个重要项目之一来抓。平川县(市)水利部门除确定一名领导分管渔业生产外,区、乡亦设有专管人员,重点乡配备了渔技员。采用多种形式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普及养鱼知识和鱼病防治,提高养殖技术,并在部分水库、池塘进行精养、半精养试验。1984年,汉中地区行政公署召开水产工作会议,传达地委、行署为发展渔业生产制定的十二条规定。要求各级党政加强领导,大干三年解决吃鱼难的问题。流域内以家庭承包为主的渔业生产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水库增施磷氮化肥、小水面精养等技术得到普遍推广。1985年,流域内兴起了修建鱼池的高潮,一部分农民因地制宜,利用荒滩和低凹冷浸田挖塘养鱼,各级政府还利用江河滩地,开发商品鱼基地。在提高苗种产量和发展养鱼水面的同时,水产部门学习外地混放、密养、精养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推广鱼类容易吞食的颗粒饵料,拓宽养殖鱼类品种,引进鱼池增氧机械,试办网箱养鱼。在抓好水库养鱼的基础上,以池塘精养为主攻方向,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推广稻田养鱼技术,使成鱼产量逐年提高。1987年以后,渔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配套服务进一步提高,鱼药、渔具、化肥的供应得到保障。物质投入量增加,大量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饵料,狠抓塘库精养,高产专业户相继涌现。网箱养鱼试验成功,投入产出比大幅提升。并实行渔业技术承包有偿服务,既满足了养殖户的技术需求,又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渔产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第五阶段:2001年至2023年。渔业进入结构调整和特种养殖时代。随着人们对水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水产品养殖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流域内70%塘库水面开始实施渔业结构调整。水产养殖由常规品种向多元化品种发展,养殖模式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先后引进南方大口鲶、彭泽鲫、斑点叉尾鲴、江团、淡水鲈鱼、黄颡鱼、丁鲈、松浦镜鲤等新品种,养殖结构优化,扩大休闲渔业、生态渔业规模,档次逐步提升。黄鳝、甲鱼等地方特色水产品养殖量增加,成为渔业发展新经济增长点。
  2000年,大鲵人工繁育在流域初步取得成功,2002年大鲵原生态繁育模式和仿生态繁育模式在流域被推广,解决了制约大鲵繁育水平的技术难题,并被授予“中国大鲵之乡”。2011年9月,汉中市为保护大鲵资源,积极发展大鲵养殖,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大鲵资源保护规范大鲵养殖的通告》,为汉江流域上游进一步保护和依法利用大鲵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2014年,“汉中大鲩”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获得工商总局的批准,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鲵苗种供应基地,养殖总量和年苗种繁育量均名列全国前列。2022年,汉中渔业经济总产值达32.09亿元,位列陕西省第一位。其中稻鱼综合种养面积8.42万亩,池塘和水库养殖面积约7万亩,占全市养殖面积的81%。养殖品种以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鲫鱼等产品为主,产量约4.2万吨,占全市水产品74%,每亩的养殖效益约1000元至2000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