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建家风馆 让文明书香润乡村
—— 聆听“三秦最美家庭”李旨春家动人故事
本报记者 朱媛媛 见习记者 高思懿
▲李旨春为参观者讲述家风孝道文化。 受访者供图
一个平凡的家庭用不平凡的事迹,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家庭文明正能量。值此“三秦最美家庭”评选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走近“三秦最美家庭”李旨春家,聆听他的精彩故事。
今年77岁的李旨春是汉王镇老年协会会长。汉王镇是汉台区北部丘陵重镇,相传汉王刘邦曾在此建立兵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走进汉王镇汉王村,道路两旁300平方米的古朴典雅家风文化墙映入眼帘,全村家风文化景观随处可见,家风文化氛围愈发浓厚,村庄有“颜值”,更有“气质”。
村里的美好景象得益于李旨春老人的不懈努力和润物细无声式传播影响。从原汉台区锦园房产公司退休后,李旨春退而不休,誓将要把好家风传承下去,传递社会正能量,让文明家风吹遍乡村大地。
2021年初,李旨春在征得家人意见后,将家居老屋二层小楼、庭院改建成了农家书屋,创办了全市首个以家庭命名的家风馆——“李旨春家庭家风馆”。
开馆以来,市、区、镇相继在“惠风书屋暨家风馆”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暨家风家训讲座等各类活动近百场,前来参观交流的社会团体和民间个人达万人次,也吸引了周边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活动,将“传承好家风,争做好少年”的希望之种深深埋进孩子们的心间。现如今,家风馆内不仅设置“书画展室”“读书屋”“雅集堂”等部室,还有一万两千册相关图书,免费供社会各界参观、学习、开展活动,他还自费建成“弘德文化广场”,将汉王镇最新最美民宅拍成照片,将汉王镇的红色故事、先烈事迹、好人好事等展示在12面宣传栏上。
“惠风书屋暨家风馆、弘德文化广场是我办的,但不是我自己的。我要让它产生公共效应,在传承良好家风、促进乡村文明、助力家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在,干完农活、茶余饭后,村民们都会在大树底下谈家道,在农家院里话家风。”家风村建设浸润影响着每个家庭良好家风的形成,也影响教育着下一代。这也是李旨春建个人家风馆和家风文化村的初衷和目的。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近距离感悟历史文化名人的优良家风、时代模范人物的家风故事,这对我们以及下一代的成长来说,都很有必要!”“我们将汲取榜样的力量,自觉做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的传承者、引领者和守护者。”……前来参观学习的市民纷纷说道。这几年,在李旨春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汉王镇汉王村不仅成为我市首个家风文化村,而且还发展为市上的“乡村文化网红”打卡地。
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和精神品质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子女。作为李旨春的女儿,李葆莉受父亲的影响颇深,她很认可和支持父亲的做法。“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告诉我要用实际行动传承优良家风,退休后为了建设家风馆,他不断外出学习做社会调研,他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受益良多。”李葆莉说,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创办了汉台区家风文化研究协会,希望优良家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和谐,关乎家庭成员福祉,也关乎社会文明进步。热心公益文化,传播优良家风,已经成为李旨春先生及其家人的共识。该家风馆正在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的人,带动更多人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