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4年07月29日 县区亮点之多彩汉源 文章字数:160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林宣)今年以来,宁强县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部署要求,坚持把巩固衔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巩固衔接工作全市排名第一。
  该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三级书记主抓、党委政府同责、四套班子共管”推进机制,持续夯实县级领导包抓镇街、四大家主要领导分片督查、县级领导包联重点帮扶村、行业部门专班推进、单位帮扶全面覆盖、派驻工作队驻村抓落实“六方责任”体系,形成了县委、县政府统筹谋划、部门单位齐抓共管、镇街村组推动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县上为全县107个脱贫村、4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14个重点帮扶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共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共计356人(第一书记124人、工作队员232人)。各级定点帮扶单位结合帮扶村实际,制定了《2024年定点帮扶计划》。县巩固衔接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帮扶工作的通知》,各帮扶干部定点入户走访,制定帮扶措施。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的通知》,发动各级定点帮扶单位购销农产品900余万元。
  该县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惠民政策,全县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脱贫人口和“三类人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100%。今年计划实施危改户95户,其中C级9户,D级86户,现已完成33户。持续推进农村供水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加大水质检测力度,完善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着力解决“夏浊冬冻”等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积极落实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农村低保15270人、特困供养2362人、临时救助2377人次、残疾人“两项补贴”8003人。
  该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实施农业升级战略,发展“五个农业”,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产业帮扶项目“四个一批”要求,今年已下达巩固衔接产业项目47个,财政投资8827万元,占比64.89%,目前项目全部开工,部分项目已完工。全县新发展中药材6.5万亩,其中天麻5万亩,淫羊藿9000亩,分别同比增长43%、50%;改造低产低效茶园1万亩,生产干毛茶9692吨,茶叶产量同比增长12.5%;已生产袋料食用菌7085万袋,种植羊肚菌6580亩,分别比去年增长16%、8%。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意愿的脱贫户落实了产业帮扶措施。全国天麻食药同源研讨会、第四届天麻贸易洽谈会、全省中药材全产业链观摩推进会均在该县召开,获得“中国天麻之乡”荣誉称号。
  该县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目前,脱贫人口外出务工45304人,就业规模达目标任务数44957人的100.7%,监测对象外出务工1929人,公益岗位安置就业2968人。一次性交通补贴目前已完成一季度汇总和发放,共计兑付1541户53.83万元。持续开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今年一季度易地搬迁建档立卡人口中脱贫不稳定人口160人,全部落实了帮扶措施。共建成各类劳动密集型社区工厂13家,打造产业园区28个,2024年一季度帮扶车间带动就业249人,周边基地、园区、龙头企业等带动就业372人。夯实各镇街安置点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完善迁入地镇村和迁出地镇村协调协作机制。督促各镇街加强安置点(社区)群众日常管理和排查预警监测,持续提升8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点“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服务效能,为搬迁群众全方位提供户籍管理、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保、法律咨询等服务。积极做好金融支持工作,继续实施好小额信贷政策,规范互助资金管理,组织实施好到户类产业帮扶项目。目前,全县小额信贷当年发放1232户5904.32万元,贷款余额户数占脱贫户比例为27.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92%,小额信贷逾期率为0.15%。
  该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化“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实施农业升级行动,大力发展“五个农业”,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美丽家园,为建设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县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宁强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