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诗文苑,学习传统文化

2024年07月29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054 文章浏览数:

西乡县两河口镇初级中学九(3)班 张梦洁 指导教师 李来先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清新洗练的语句,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由浅入深的讲解,让我沉浸在古诗文苑中,含英咀华,陶醉其中。
  打开课本,我被《送东阳马生序》吸引,结合注释,参考资料,圈点勾画,自主翻译,了解大意。
  课堂上老师检查翻译。我欲言,紧张又充满期待地望着老师,老师让我向同学们展示翻译,眼中满是鼓励与信任。我于是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流畅地译完了第一段,老师听了大加赞赏,说我比老师翻译得还好,是块学文言文的材料,从此,我便爱上了古诗文。
  我喜欢甲骨文的形象、金文的丰腴、篆书的圆润、隶书的古朴、楷书的严谨、草书的自由洒脱奔放;我也喜欢《尚书》的言事、《左传》里的人物、《史记》的直言、《论语》中的仁义、诸子百家的睿智、《聊斋志异》中花妖鬼狐的柔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言诗的质朴、《诗经》的无邪、楚辞的瑰丽、唐诗的崇情、宋词的婉约豪放,都让我徜徉于古诗文苑,久久驻足,流连忘返。
  在文学社团活动中,我体验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接触到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易经》的阴阳、五行、八卦博大精深,我在卦辞、爻辞、《彖传》《象传》中理解卦义及哲理,在《尚书·洪范》中探源五行,我对未来的憧憬似乎有了方向:我想做一名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工作,以书为友,以学为乐,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去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特别想对甲骨文和《易经》作深入研究,探其奥义,正其源流,把古人的智慧和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发扬光大。
  我会组建一个团队,做一项研究。借助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将小学初中学生必背的古文诗词做成冲关游戏,作者当时的生活情景即为动态的游戏场景,字词句段篇的意义、艺术手段、情感主旨的理解掌握即为冲关内容,按年级分上下册,由易到难阶梯式循序渐进、积分制冲关,过关者可得奖励。目的,一是创新学习方法,让一些学生享受到学习古文诗词的乐趣,学习娱乐两不误;二是走进传统文化,让同学们爱上经典古诗文,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蒙卦六五,言: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我勤奋学习,相信我会早日实现研究甲骨文和《易经》并将之发扬光大的理想。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小作者写了自己学习并热爱古诗文的由来,并想深入钻研,还想借助高科技和信息技术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说明小作者是一个有梦想的少年。全文主题集中,行文古雅,思维发散,想象大胆而又不失根基,勤学好思、敢想敢干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