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巴山镇提升网格效能共建平安乡村

2024年07月30日 政治 文章字数:79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何宗习 王泽英)宁强县巴山镇锚定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目标,建强网格员队伍、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优化服务模式,全力构建“全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开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该镇以网格队伍建设为抓手,村组干部担任一级网格长,党员、村民代表、退休干部、志愿者担任二级网格员。截至目前,全镇共划分设置一级网格48个、二级网格312个,选优配齐了360名网格员。建立网格员全周期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实践指导、谈心谈话、跟踪问效等方式,强化网格员语言沟通、观察分析、协调处理、纠纷化解、服务管理等能力,提高网格员运用“数字巴山”小程序等智能化手段进行隐患摸排、沟通协调、问题处置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培训网格队伍600余人次,收集上报信息200余条。
  该镇积极发挥网格员民情“调查员”作用,及时摸排上报矛盾纠纷隐患苗头,通过“土味”调解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探索推进“网格+警格”融合,实施网格员、民警双向“派单”模式,实现矛盾纠纷早知晓、早介入、早化解。积极发挥网格员政策“宣传员”作用,利用网格化服务平台,通过定点宣传、入户讲解等方式,及时将政策法规、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备汛、防范电信诈骗、便民信息等工作,通过简单易懂、贴近生活、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到家家户户。积极发挥网格员群众“示范员”作用,根据镇村工作任务清单,带头参与撂荒地耕种、养老保险收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带头整治自家房前屋后卫生,提升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意识。
  该镇还建立了“日常+年终”考核机制,以网格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细化网格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人居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等工作职责,突出日常考勤、工作绩效、群众评价等重点考核指标,运用“红黑榜”定期进行成绩“晾晒”评比,设置红旗、蜗牛奖,引入积分超市给予相应奖惩,调动网格员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