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不止于表情

——读燕子散文集

2024年07月30日 副刊 文章字数:1420 文章浏览数:

王印明


  初读《表情》,总会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不得不静心去体味其深刻内涵。再读《表情》,韵味深厚,兴趣盎然,无声的文字世界里有了声音,仿佛灵魂得到了升华。
  《表情》是燕子的首部散文集。读完《表情》,掩卷沉思,感悟颇深。《表情》,不止于表情,不仅表达的是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情感,还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感悟。也许,这就是作品要达到的高度,更是燕子文字的魅力所在。
  《表情》共收录燕子的散文作品55篇,分为素心、若白、浮休、守拙四辑,作品厚重,清秀隽永、质朴腴厚、贴近生活,闪烁情感,记叙了个人的心路历程,书写了真实的生活,还描绘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文学源于生活,散文反映现实。汉·班固《白虎通·姓名》曰:“人所以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尊事之者也”。我的第一感觉是,《表情》这个书名别具一格,很具有吸引力。不仅反映了燕子这些年的文学成就,还折射出她的生活本质,仿佛听到具有哲思的心灵倾诉,与其说是阅读《表情》,倒不如说是品尝心灵的鸡汤,与文字进行一次交流对话,让人感受丰沛,并为之钦敬。
  “人的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显示器”。燕子的作品《表情》,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人间烟火,人伦真情,比如童年时如烟的往事,成年后父母子女间的亲情,甚至还包括亲朋好友以及邻居,无不反映出寻常人的生活,极具在场感和画面感,好像许多事情都是“现在进行时”,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而生动,身边是一片大好风光,充满了欢声笑语,甚至能触摸到时代的温度,感悟到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细细品味,仿佛身临其境,这些朴实真挚具有独特的文本特质,正好表达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表情。这种感性而细腻的创作风格,饱含深情,令人动容,很容易激发读者展开对人性的思考与研究,让人产生共情之心。从而,领悟到一种向阳而生的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
  《表情》这部作品中蕴含着的不一样情愫,还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启示,自然就彰显出人性的光辉和人格魅力。正如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丁小村在《表情》序中所言:“表情,它带着某种象征意义,可以是我们时代的不同表情,也可以是我们人生的个性化表情——作家生活在某个时代,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文字中透露出属于自己时代的信息,展示着各式各样的时代风貌……少不了迷茫与困惑、痛苦与忧伤、思考与拷问……如同各种转瞬即逝的‘表情’——进入文学,就转化为鲜活的文字、个性化的书写。”或许,这就是《表情》要表达给读者的本真。
  红楼梦上说“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是一句大实话。人生就是在写一篇大文章。燕子的散文集《表情》,看似跳脱和轻盈,却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典型性,这种崇高品质和思想境界,赋予其新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完全是文学与艺术的巧妙结合,表达了人文关怀与哲学深度,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甚至化成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密码,成为了作者生活和文学生涯中的“表情”,也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生动见证。
  诸相由心生,脸上的表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性格的投影,就是内心的反映,更是一个时代一种生活的折射。一个人的表情里蓄满内在的修养和气质。翻开《表情》,沉浸在鲜活的文字中,细细品味燕子为我们捕捉到的大千世界的那些转瞬即逝的各色表情,我们就在纷纭世事万丈红尘中见到了众生、见到了灵魂,更见到了自己。原来,《表情》,不止于表情,还有着更深远更辽阔的意境。
  《表情》,不止于表情,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品出表情之下所抵达的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