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晒背”火出圈

医生提醒:并非人人适合切忌盲目跟风

2024年08月02日 家庭 文章字数:87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曹娜


  今年夏季,网上掀起一股“三伏晒背风”,各类伏天养生晒背妙招火爆出圈,引起大批养生爱好者竞相效仿。三二〇一医院中医科医师张程伟表示,三伏天晒背有一定的中医理论依据,但即使晒背养生也是一个“技术活”,并非适合所有人。
  “三伏天晒背相当于自然界的天灸,能够振奋人体的阳气,促进新陈代谢、放松心情、缓解疲劳、祛除寒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辅助补钙。”张程伟介绍,三伏天晒背可以激发经络阳气,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并不建议盲目跟风。
  一般而言,湿气重、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抵抗力较弱,一到冬天容易感冒、咳嗽、鼻炎这样的人群,更适合晒背。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体质属于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的人群,容易上火、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人群晒背可能会加剧不适症状,不建议晒背。孕妇、幼儿、有基础病的人群(如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正常晒太阳即可,不用刻意晒背。
  想要在三伏时节通过晒背来滋养身体,应多选取上午的时间。“10点后紫外线强,易被晒伤,不适合晒背,所以尽量‘赶早不赶晚’。晒背时,应着重关注背部中到下部的区域,这里是经络畅通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背部督脉,有助于湿气排出、强化肾气、提升阳气。”张程伟说。
  晒背的时长也有讲究。对成年人来说,每次晒背建议控制在15至30分钟之间,让身体充分吸收阳光的能量。晒前晒后可适量喝点白开水或淡盐水,补充体液消耗。空腹时不宜晒背,以免引发不适。
  晒背时,可以穿颜色浅、比较薄的宽松衣服,便于阳光穿透,同时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要做好防晒、防暑措施,尤其是头、脸、眼,可通过戴帽子或用遮阳伞保护头部。晒背结束后,应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避免立即洗澡或吹空调。晒背后感觉口干舌燥是正常反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可。但如果出现烦躁、失眠等情况,说明本身体内有燥热或水分补充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暂停晒背。
  针对网上流传“晒背可以减肥”的说法,张程伟强调,减肥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和运动,睡眠和休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想单纯通过晒一晒就达到减肥目的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晒背不能直接燃烧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