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武侯镇“三联”模式提升人大代表工作质效
2024年08月06日 政治
文章字数:930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秦艺根 王小欢)近年来,勉县武侯镇人大立足基层工作实际,以人大联党建、人大联文旅、人大联乡贤的“三联”模式,激活代表依法履职“动力源”,不断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党支部联合开展“联建共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人大代表组织、服务和保障能力,积极为群众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辣椒种植4750亩,天麻、猪苓3600余亩,建成关山梁村、李家河村50亩示范基地2个,中药材、金宝李等种植、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实现特色产业再破冰,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有了新路径。钟楼村在党支部和县人大代表的带领下,依托长安画派领军人物、陕西省国画院首任院长方济众先生的故居为核心,持续用好“画乡钟楼”艺术文化,着力打造以画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写生基地、书画研学基地,共接待1200人次,将“画乡钟楼”金字招牌中所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成功转化为带动村集体增收的经济效益。
武侯镇人大大力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以“人大+文旅”模式不断深化文旅融合,通过成立流动服务站的形式,强化服务、多方联动,积极推进全县武侯5A级大景区核心区创建,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支撑,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民俗+文化演艺+研学+自然生态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格局。流动站人大代表积极组织“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大力宣传古建筑文化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定期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古建筑文化保护活动。先后投资1300万元,对辖区内三国历史遗迹进行修缮整治,完成了金牛老街、水广场、古阳平关、荷塘月色项目建设,为推动文化强县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充分发挥武侯镇人大代表流动站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乡贤交流服务平台,通过联系乡贤、走访村民、宣讲政策、收集民意,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发放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雨露计划”精准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和人饮工程建设等工作。以培育文明村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为出发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每季度组织开展院坝说事会、道德讲堂、发布“善行义举红黑榜”,坚持对“十星级文明户”“致富能手”“美丽家庭”等模范典型、优秀志愿者、优秀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
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党支部联合开展“联建共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人大代表组织、服务和保障能力,积极为群众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辣椒种植4750亩,天麻、猪苓3600余亩,建成关山梁村、李家河村50亩示范基地2个,中药材、金宝李等种植、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实现特色产业再破冰,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有了新路径。钟楼村在党支部和县人大代表的带领下,依托长安画派领军人物、陕西省国画院首任院长方济众先生的故居为核心,持续用好“画乡钟楼”艺术文化,着力打造以画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写生基地、书画研学基地,共接待1200人次,将“画乡钟楼”金字招牌中所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成功转化为带动村集体增收的经济效益。
武侯镇人大大力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以“人大+文旅”模式不断深化文旅融合,通过成立流动服务站的形式,强化服务、多方联动,积极推进全县武侯5A级大景区核心区创建,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支撑,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民俗+文化演艺+研学+自然生态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格局。流动站人大代表积极组织“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大力宣传古建筑文化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定期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古建筑文化保护活动。先后投资1300万元,对辖区内三国历史遗迹进行修缮整治,完成了金牛老街、水广场、古阳平关、荷塘月色项目建设,为推动文化强县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充分发挥武侯镇人大代表流动站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乡贤交流服务平台,通过联系乡贤、走访村民、宣讲政策、收集民意,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发放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雨露计划”精准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和人饮工程建设等工作。以培育文明村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为出发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每季度组织开展院坝说事会、道德讲堂、发布“善行义举红黑榜”,坚持对“十星级文明户”“致富能手”“美丽家庭”等模范典型、优秀志愿者、优秀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