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法理情 调解止纷争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西乡县白龙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2024年08月06日 政治
文章字数:1400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刘霞
“有纠纷就先到司法所找镇调委会,我信任他们。”说起西乡县白龙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看着墙上的一排荣誉牌和锦旗,何家山村老吴深有感触。因与矿山企业发生林地补偿纠纷,老吴和企业负责人一度发生激烈冲突,经镇调委会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取证、调解,法理情并用,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近年来,白龙塘镇调委会积极践行“枫桥经验”,融通法理情,总结运用“事心双解”调解工作法,建立“联动联排联调”工作机制。三年来,先后调处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矛盾纠纷60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筑牢防线护稳定
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是“枫桥经验”的精髓。白龙塘镇结合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按照“五有四落实六统一”标准,建设规范化调解室,选优配齐专兼职调解员,完善了调委会管理制度和调解工作制度,开展多种形式法治主题宣传活动,扎实抓好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重要节点维稳工作,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化解各类重大矛盾,多年来,未发生一件因纠纷调解不及时、不到位引发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镇内一精神病医院住院病人柯某某突发疾病死亡,死者亲属集体上访要求解决赔偿问题。为及时妥善化解纠纷,镇调委会迅速介入调解处理。调解员克服疲劳,及时与县相关专业单位沟通,研究处理方案,并通过大量走访和调查核实,找准了该纠纷症结所在,连续组织4次调解,用“背对背”“面对面”的调解方法,先以理服人,再以情化人、依法育人,终于就死者赔偿问题达成一致,一场风波就在“家门口”平息了。
安商护企促发展
白龙塘镇辖区矿山开采、加工企业多,企业生产经营中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镇调解委员会聚焦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参与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及时消除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隐患,当好安商护企的“守护神”。村民王某晚上驾驶摩托车从石材开采企业作业区经过时,不慎与正在作业的企业车辆发生碰撞死亡。死者家属聚集,且情绪非常激动。时值年关,又是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关键期,镇调委会主动介入,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典型案例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3名调解员不辞劳苦,戴好口罩,反复给企业负责人和家属明理释法,最大限度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经过近20天的反复调解,终于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死者家属获得赔偿,及时消除了不稳定因素。三年多来,调委会先后帮助辖区企业解决相关纠纷和权益维护20余起,助推8个项目落地建设。
联调联动促和谐
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中,白龙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注重加强与辖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等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建立“两所一庭”联调联动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信息互通、化解纠纷方案共商、总结工作经验互鉴的良性互动。积极开展访调对接、民事纠纷诉前判前调解对接,相互协作化解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形成了工作合力,有效解决了信访难题和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题。村民蒋某春节期间与朋友喝酒,醉酒回家后身体发生异常,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公安派出所出警查明死因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公安派出所共同对蒋某死亡赔偿纠纷案进行了联动调解、反复调解,参与饮酒的其他当事人与死者家属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该起纠纷迅速得到妥善化解。
同时,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把每一起纠纷化解当成普法宣传的机会,实现调解一纠纷、教育一片人,解答村民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