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兴趣班让孩子快乐一“夏”

2024年08月07日 教育 文章字数:138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何淼


  “文”则扬琴伴奏、登台清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武”则操场竞技、搏击白浪,强身健体。暑假期间,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丰富小朋友们的暑期生活。同时,不少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陪伴农村孩子度过快乐假期。
  

公益培训班让假期有“知”有味


  走进汉台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各个教室都有孩子们快乐的身影。
  在表演与口才班上,老师正在为同学们讲解语音发声、气息训练、礼仪形态等相关知识。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练习着演讲和主持技巧,用稚嫩的声音表达着观点,用流利的语言展现着才华。
  与此同时,在活动中心的操场上,足球兴趣班的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训练,脚下的足球随着他们的奔跑而滚动。传球、接球、盘带……在教练的指导下,同学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每一个基础动作的训练中。
  形式多样的特色培训不仅深受孩子的喜欢,也得到家长的肯定。“一放假,孩子在家不是看动画片,就是玩手机,送到这里,不仅能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还能锻炼身体。”学生家长梁先生告诉记者,看到孩子在培训班中的成长与进步,他感到十分欣慰和骄傲。
  据了解,今年暑假,汉台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共开设机器人、少儿绘画、竹笛等10类课程,目前已有200余名学生报名学习。

  

艺体兴趣班持续走热受青睐


  这个暑假,14岁的李雨桐每天都要到市区内一家游泳培训班打卡。热身、呼吸调整、下水……在专业游泳教练员的带领下,李雨桐和其他6名学员一起进行自由泳学习。
  “我从去年暑假开始学习游泳,现在已熟练掌握了自由泳、蛙泳。”李雨桐告诉记者,在培训班,她不仅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心肺复苏等一系列自救急救课程。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暑假里,非学科类培训市场火热,艺术、体育类培训班是不少家长和学生的首选。很多学生趁着暑假学习游泳、篮球、羽毛球、搏击等运动。培训机构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出从基础技能培养到高强度训练等多样化课程选择。
  体育培训班内热辣滚烫,古筝培训班里,清凉静谧,琴声悠扬,不同年龄段的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拨动琴弦,一勾一挑间,婉转的旋律缓缓从指尖流淌出来。古筝、国画、书法这类传统文化课程在这个暑假也备受青睐。

  

大学生支教促农村孩子成长


  暑假刚刚开始,南郑区两河镇中心小学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老师”——陕西理工大学的58名大学生。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陪伴两河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度过一段快乐的假期时光。
  “姐姐,你怎么才来呀,我早上七点半就在学校门口等你们了,我好想你。”小梅是两河镇中心小学6年级的学生,见到走进校门的英语师范专业大二学生李林凤就扑到了她怀里。
  今年是李林凤第二次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去年来支教时,乖巧的小梅就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梅是个留守儿童,平常只有奶奶在家照顾她,学习成绩很好,就是不爱说话,一开始也不敢和我们一起互动。”李林凤告诉记者,她常常会在课后和小梅聊天,主动邀请她做游戏,参加舞蹈课和音乐课,逐渐让小梅变得开朗起来。
  “来,小朋友们,我们先活动一下身体吧!”操场上,艺术学院的“老师”们,正带着学生做课前拉伸运动,舒展筋骨后,大家踩着音乐的节点,舞出优美的舞姿,操场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
  “我们根据专业的不同,划分了教务组、后勤组、宣传组等。”陕西理工大学带队老师康琛向记者介绍,学生们除了结合自身专业开设音乐、舞蹈、绘画、科学等课程,还会对孩子们进行暑假作业的辅导、心理疏导、家访,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