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花开

席坤

2024年08月13日 副刊 文章字数:913 文章浏览数:

  猛一抬头,发现隔壁小区铁围栏内的葫芦藤上盛开了一朵肥硕的白花。如雪的花萼,仰头于层层绿叶上,甚是清雅。次日走过,旁边又多了一朵。
  小的时候,家里几乎每年都会在院坝闲地边种几窝葫芦。不需刻意打理,只要在清明后种下、浇水,就能发芽、扎根、破土,几场雨后就会郁郁葱葱地攀爬生长。待到秋后,成熟的葫芦,对半锯开,掏去果瓤就成了葫芦瓢,用来舀水、舀粮。小葫芦会被掏空、悬挂晾干,装豆、瓜类种子,挂在屋檐下防虫又干燥。其余的要么放在窗台上观赏,要么做成笔筒,要么送人做成酒葫芦。
  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葫芦及种子。葫芦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及,《国风·豳风·七月》中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小雅·南有嘉鱼》中“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其中“壶”“瓠”都指的是葫芦。古代医馆中的“悬壶济世”、酒肆中的酒葫芦幌、道教中的法器,都离不开葫芦。传统文化中,太上老君的葫芦放有仙丹,孙思邈的葫芦存有妙药,铁拐李的葫芦装有美酒,葫芦虽小藏天地。在文人雅士眼中,葫芦更是笔下的精神寄托之物。且不说唐代李白、白居易、陆游等诗人通过“壶中”抒发着自己的志向,仅古代名著中出现“葫芦”,也是不胜枚举。《水浒传》中林冲含冤守草料场时,戴着毡笠,用花枪挑着酒葫芦,迤逦背着北风去买酒;《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葫芦谷,却因天降大雨让司马懿逃走终成遗憾;《西游记》中紫金红葫芦,被孙悟空用装天的假葫芦骗走了,可怜的精细鬼和伶俐虫回到莲花洞,成了笑料又被惩罚;《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的金葫芦,能够育万千法器,招魔遣妖;《红楼梦》中妙玉在栊翠庵递给薛宝钗的分瓜瓟斝,也是用葫芦套模成型制作的珍贵茶具。
  小巧玲珑的葫芦,不仅供人观赏、把玩,现在也发展为致富的“宝葫芦”。陕西洽川葫芦雕刻技艺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通过透雕、浮雕、烙纹、掐丝、填色,制作的葫芦挂件和摆件等各类文创,已经成为洽川文化旅游产品的代表,深受游客的喜爱,成为当地脱贫致富产业,真正成为聚财、富裕的“福禄”产品。
  入夜,暑气稍退,路过那片葫芦墙,阵阵凉风泛起了绿色的涟漪,藤架上闪现许多上小下大细蜂腰的葫芦。
  等待秋深叶落,这些葫芦悬挂半空,随风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