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赤南镇: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2024年08月15日 党建·理论
文章字数:467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马正)近年来,镇巴县赤南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积极探索“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赤南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干劲的党员干部充实到产业发展一线。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水平。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调研,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实施特色产业增效工程,走“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重点发展中药材、茶叶、魔芋、蚕桑、花椒、果蔬、腊肉加工、畜牧水产品养殖、新型建材加工、稻渔综合种养十大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蚕桑基地800亩、中药材基地1200亩、茶叶基地600亩、花椒基地700亩、水果种植园3个,标准化养殖场7家等特色产业基地。产业的兴旺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赤南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干劲的党员干部充实到产业发展一线。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水平。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调研,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实施特色产业增效工程,走“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重点发展中药材、茶叶、魔芋、蚕桑、花椒、果蔬、腊肉加工、畜牧水产品养殖、新型建材加工、稻渔综合种养十大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蚕桑基地800亩、中药材基地1200亩、茶叶基地600亩、花椒基地700亩、水果种植园3个,标准化养殖场7家等特色产业基地。产业的兴旺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