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生活姿态的甜

2024年08月16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784 文章浏览数:

汉中市西高新初级中学八(A4)班 王禹 指导教师 张璋


  有一种甜,是农民伯伯历经了炎炎夏日的炙烤,最终在金秋时节硕果累累的甜;有一种甜,是养蜂人靠着甜蜜的蜂蜜脱贫致富的蜜甜;有一种甜,是孩子们回到了家乡带给父母的酸甜。
  暑假期间,我带着满满的喜悦之情来到了乡下,走在坑洼不平的田野之间,看到了属于这儿的一派祥和景象。
  在外求学的莘莘学子,在这个难得的长假里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乡,见到了唠叨的父母,没有了往日的厌烦,只有脸上止不住的笑容。他们跨过了小溪,迈过了泥沟,奔向父母,紧紧地抱,泪水不禁从眼角流到父母的肩上。这种甜应该是喜极而泣的吧,是一种父母看见到了思念的孩子,由伟大的爱情所产生一种酸甜吧。
  午后他们坐在地里,一边有说有笑地聊天,一边在整理着这一年的收成。他们对待这些粮食跟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生怕损坏了,减少了优质农作物的产量。他们忙忙碌碌了200多天,只为了最后的这几天能有一个好的产量,既供自家的吃食又提供了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在外的人能回来帮忙是最好的,如果没有,那么,邻居就会来帮忙,在这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收割季节,四周的邻居都会互相帮忙,开收割机的,割玉米的,分工明确,他们不需要什么报酬,只需你在来年也去帮他们,一起干同样的活就行。他们总是从旭日初升干到夕阳西下,没人抱怨只有欢声笑语。虽然他们都累得精疲力竭,但是黝黑脸上的笑容永不消失,这样的辛甜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甜蜜。当人们靠着自己辛勤的劳作和政策的支持,都脱贫了,甜再次悄无声息涌入了人们的生活。
  甜是一种味道,一种若有若无的味道。这种味道尽显生活姿态。
  编辑点评:莘莘学子返乡帮助父母收割庄稼,父母心头的酸甜;农民辛苦一年,获得收成,劳苦却开心,是辛甜;在政策支持下靠双手勤劳致富,是真的甜。小作者用心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种种的甜和美并诉诸文字,形成了这篇颇有感染力的文章。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