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致富路上迈大步 投身公益不停歇
本报通讯员 张恤民
2024年08月20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1105
文章浏览数: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它绝非终点而是起点。在洋县槐树关镇周湾村有这样一个青年,他叫周亮,2010年高考失利后,毅然决然踏入社会、进入企业学习技术,凭借勤奋刻苦、钻研好学的干劲,他很快在企业立足,并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两年后,为了照顾父母,周亮从福建厦门的企业辞职返乡创业,由于以前在车企跟着团队从事过发动机耐久研发工作,积累了一些维修知识,所以他就在老家槐树关镇街上开了一家电器经销维修店,他技术过硬、热情周到,遇到小问题免费修理,很快便积累了大量客户,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和好评。
“自信自强、锐意进取,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干事创业的路上,周亮从未停歇。2017年,他成立了建筑公司,从事工程建设,由于头脑灵活、诚信经营,在业内的口碑越来越好,基础也越发坚固,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年营业额达3000万以上。
考察市场需求,立足当地实际,2022年他又成立注册周大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新型智慧农业项目。在政府帮助下与中国华电合作,在全县实施农光互补项目土地种植6700亩,分别种植中药材、魔芋、莲藕等长短期农作物,实现了板上发电、地面种植新模式的重大突破。在槐树关镇建设2300亩的光伏发电项目,并利用光伏空间发展农业产业,吸纳当地400多人务工,帮助100多户脱贫户增加收入。
在该公司从事机械耕作的农机手翟涛告诉笔者,目前,公司拥有全县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队伍,在满足自己种植需求的同时,还可对外服务3000亩以上的耕种需要。现在农村干活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体力跟不上,我们的机械耕作帮他们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受村民欢迎。
多年来,周亮创业不忘反哺家乡,从关心孤寡老人、捐助贫困学生到公益事业,他积极承担起一名企业人士的社会责任。作为洋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曙光救援队志愿者,他总是冲锋在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出色完成多次水上急救保障任务。先后参与各种救援活动60余次,拯救落水群众12人。
“周亮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每次急难险重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出色完成救援任务是救援队的中坚力量,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曙光救援队队长张伟说。
周亮老家的生产组地处黄土丘陵,通向田间的道路一直不畅,严重影响当地村民出行。针对现状,他多方争取资金65万元,打通田间道路1.2公里,改善群众生产环境,结束了村民收割种田肩挑背驮的历史。
“周亮心地善良,村里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还帮村里打了水泥路,栽植花草树木,邻居家有矛盾了,都会让他出面调解,是个很能干的好娃。”谈起周亮,村民周学德竖起大拇指。
从农村走出来的周亮,不忘初心,他心系山区教育,跋涉几十公里山路为特殊学生捐赠学习用品。近年来,周亮先后为洋县、佛坪多所学校捐助学习用品5万余元,帮助困难学生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