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拥军优属生动画卷
——我市探索创新提升双拥工作质效侧记
2024年08月20日 政治
文章字数:1477
文章浏览数:

汉中地处秦巴革命老区,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井冈英雄”何挺颖、革命烈士陈锦章、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时代楷模”张富清等英雄人物,也是红二十九军诞生地、红色歌谣《十送红军》发源地,红色资源丰富,双拥底蕴深厚。
近年来,我市军地团结、携手并肩,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双拥传统历久弥新,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陕西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在天汉大地绘就了一幅幅鱼水情深、军民和谐的生动画卷。
构建双拥工作新格局
我市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大事要事,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全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着力构建党政军企“四位一体”上下联动、成员单位协调配合、群团组织广泛参与的新时代双拥工作体系。立足军地亟需、双向支持,不断健全完善军地协作机制,严格落实双重领导党委议军、工作述职、军事日等制度,建立军地双向支持需求提报机制,扎实落实交办、推进和反馈“三项制度”。强化协同联动,定期召开党政军主要领导参加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委议军会议等,持续完善双拥工作经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政策制度体系,提升困难需求事项协调解决质效,推动双拥创建工作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践行备战打仗新使命
我市将服务保障部队练兵备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区人武部、民兵预备役和军供站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一年两征兵”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开招聘带编入伍高校毕业生工作,不断提高部队兵员质量。紧盯部队练兵备战需求,支持配合部队完成执勤战备、训练演习科研试验等遂行任务,建成民兵综合训练基地等场地,圆满完成部队战备训练、机动运输等保障任务,为部队履行使命创造良好条件,略阳县军供站获评“全国重点军用饮食供应站”。充分发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与市退役军人康复医院军地联建帮扶优势,新建市级优抚医院1所,强化优抚专科建设,努力把医院打造成支持部队备战打仗的重要阵地。提升双拥工作新质效
“后方”连着“前线”,“后方”稳“前线”才能强。我市围绕解决“三后”问题,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军地联动、上下贯通的拥军保障体系,为部队官兵汇集更多优势资源。持续健全优待保障,制定出台涵盖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的优待福利政策,打好“阳光安置+政策优待+技能培训+岗位推介”就业“组合拳”。持续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汉部队及海军汉中舰官兵,军地携手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立功喜报,让崇军尚武在天汉大地蔚然成风。充分发挥拥军企业、“两新”组织社会化拥军的生力军作用,构建涵盖文旅医疗、金融等10个行业,160余家企业、商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全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发布优待清单3期,不断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提高优待证“含金量”,扩大拥军“朋友圈”,让社会化拥军氛围更浓。激发双拥工作新活力
聚焦支持地方建设,充分发挥汉中军工产业优势,紧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等重点领域,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找准结合点,军地联合、精心谋划打造汉中航空智慧新城。持续做好产业升级、军地共享共建,驻汉部队与航空智慧新城深度融合发展,对口支援共建航空领域项目,促进部队战斗力与地方生产力双向共赢,实现富民强市与兴武强军有机统一。驻汉部队把驻地当故乡,在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闻令而动、冲锋一线,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主动投身乡村振兴,选派官兵到学校开展军事训练、国防教育、结对共建,修建军民“连心桥”和“拥军路”,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赞歌。(市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