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职院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助推区域产业发展
2024年08月21日 教育
文章字数:139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周克)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建设陕西“双高计划”、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目标,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高度匹配、深度融合,培养了一大批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注重适配,推动专业集群发展。学院聚焦我市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等优势支柱产业,申报并获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水产养殖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将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教育与体育、农林牧渔、土木建筑、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等12个专业类的40个专业建成7个专业群。其中,两个专业群入选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承担3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入选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部,主持建设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师生在全国、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奖300多项,专业结构日趋合理。
注重全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在每年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并落实学院《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深入推进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支持教师参评人才项目,打造一流师资队伍,近40名教师获得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省青年科技新星等称号,1名辅导员获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学院“一站式”社区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吸引了省内外20余所院校来校考察、学习。
注重融合,打造校企合作模式。学院主动与企业加强联系,共同实施协同育人项目,大力引进企业兼职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工厂、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实习阶段安排学生走进生产一线、进入真实职业环境,推动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进课程,确保学生有效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工作后能适应产业用工需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带队拜访上百家企业,校企深度合作企业近300家,累计开办订单班近50个,企业捐资捐助实训设备100多万元,校企共同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是陕西高职院校唯一),立项省自然科学专项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9项,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项,被省政府授予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企共同培育的“冠玉1129”“华盛玉882”“华玉5号”等山地玉米新品种项目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注重赋能,助力区域协同发展。学院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设有省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基地(中心)18个,建有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6个、乡村振兴博士专家社会服务团队20个,年均面向区域产业、行业急需人员,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技能考试、技能等级认定、技术服务项目等惠及人群近8万人次。制定、细化、落实年度“双百工程”教育帮扶县和乡村振兴包抓村帮扶工作方案,投入资金组织实施产业帮扶、民生帮扶、文化帮扶等项目,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3个,打造药用连翘试验示范基地、淫羊藿产业园,申报的《打造高山“绿珍珠”,造就乡村“金名片”》典型帮扶项目,荣获教育部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学院连续六年获全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