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安乐河镇:践行“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2024年08月23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768
文章浏览数:



近年来,宁强县安乐河镇把“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作为推动“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紧扣党建引领、产村融合、共建共治的思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塑造未来乡村建设新面貌,让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谋”字上用心 工作更有章法
建设和美乡村,党建引领是关键。持续学习省市县相关决策部署,深刻理解“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亲自研究解决“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邀请专业公司结合村容村貌、项目资金、农户实际编制重点村人居环境整治详细规划,先抓规划、再搞建设,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先后打造“和美小院”示范点和宁青路过境段示范带。将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与示范村打造相结合,把河沟治理、农村改厕、环境提升和文明庭院、文明家庭、清廉村居创建相结合,形成“党群共治、户户参与”和有制度、有标准、有任务、有措施、有队伍、有督查的“六有”长效机制,延伸建设和美乡村的深度和广度。“美”字上用力 突出乡土特色
建设和美乡村,干净整洁是底色。按照“功能现代、风貌协调、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原则,对阳青路过境段沿线61户开展宜居型示范农房建设,拆除沿线老旧房屋、清除院内杂草、推进改水改厕、栽植花草;建立院落卫生评比长效机制,每月考评打分、张榜公示,营造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居住环境,引导群众逐步改陋习、树新风。实施人居环境改造提升、污水管网铺设、搬迁安置社区等项目,硬化背街小巷1.7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打通户与户之间的通道,将阳青路过境段全部亮化,率先在全县建成了阳青公路沿线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八海河、安乐河村沿途打造景观节点3处,改善人居环境,为村庄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安乐河村获评“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荣誉称号;探索村民自治模式,计划修建活动场所500余平方米、硬化入户道路及院场5000余平方米、加固石坎挡墙600余立方米、修复排水沟5000米,建成后安八路整体面貌将焕然一新。先后在主干道安放各类垃圾亭75组,为集镇及其周边的安乐河村、任家坝村住户分发垃圾桶1020个,购买垃圾压缩车1辆,落实“门前三包”及重点区域和关键节点保洁责任,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镇处理”的镇域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基本实现了有机垃圾不出组、煤渣灰土不出村、生活垃圾不出镇。“富”字上用功 强化产业支撑
建设和美乡村,群众增收是核心。根据各村资源禀赋,找准发展方向,既帮助找销路推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又注重规模化发展传统产业,有力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成立全县首家村级公司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以各村集体经济现有资产为基础,率先成立6个村级公司;支持宁强绿槿园农业开发有限 责任公 司(中韩合资)实行技改项目,上半年完成外商直投20万美元,占全县总 任 务 的40%,为全县的外资引进任务作出了安乐河贡献,目前已完成设备调试,即将投产运行。“和”字上用情 提升治理水平
建设和美乡村,塑形铸魂是关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励人大代表、党代表抽出时间、沉下身子走访群众,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中了解群众诉求。王家沟、阳山沟、八海河便民桥项目和紫竹沟低压电网改造项目正在建设中,集镇新能源充电桩已经安装到位;大力推行网格员“一员多用、多员合一”的“六大员”模式,即:安全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情民意收集员、法治教育宣传员、特殊人群关怀员、重大险情报告员,坚持每周调度、每月轮训、每季考核网格员,全镇327名网格员在办实事、解难事中赢得群众信任,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安乐河村积极阐述乡土文化中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优良品德,发挥其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的功能,广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和“文明家庭”“新乡贤”等选树活动,先后评选出杨生东、王康秀等先进典型,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任家坝村通过健全议事机制、创新议事载体,打造“邻里小院议事”等群众议事阵地,先后就供水管理、河堤建设、水培蔬菜用地保障等开展协商议事20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件,带动形成了农村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乡村环境由面上美向纵深美、由眼前美向心里美转变。(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