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宜“润”勿“燥”

2024年08月27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61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朱媛媛


  8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这是一个“夏将止,秋未满”的时节,但近期高温天气并未减弱,依然暑气蒸腾。汉中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李伟艺建议:处暑养生最应养阴润燥,益气生津。
  “处暑养生重点在于调整睡眠。”李伟艺说,处暑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随之出现,应做到早睡早起,并保证有质量的午觉,这样既可以保持精神,也可以在冬季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暝的少寐现象。建议晚上10时入睡、早晨6时起床为宜,既顺应阳气收敛,又能舒展肺气。
  “在饮食上,要注意消暑清润。夏去暑犹在,要注意秋老虎,毒如虎。”李伟艺提醒,秋燥加上温热天气侵犯人体,耗气伤阴,易使人出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咳嗽少痰、大便燥结等症状,还可能引发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建议保持饮食清淡,宜食酸淡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荞麦、燕麦及奶类。多吃富含维生素、碱性食物,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不食或少食辛辣烧烤食物、油腻肉食,西瓜和甜瓜等寒性瓜果尽量少吃或不吃。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非常重要,脾胃功能好的可以适量饮用绿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作用的饮品。
  处暑后也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绝佳时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充分舒展身体,与自然天地相融合,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