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人大强化“四力”推进“四个机关”建设
2024年08月27日 政治
文章字数:1893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张晓科 张竞
加强“四个机关”建设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城固县人大常委会紧扣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力,推进政治机关建设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通过举办“微党课”专题讲座、党纪条例集中学习、“火种计划”研讨交流、工委负责人外出学习等形式,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多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会,邀请党校专家进行授课辅导,使全体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强化监督执行力,推进权力机关建设
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依法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按照“党委要求什么、人民盼望什么、人大调研什么”的原则,深入项目现场、产业园区、社区小区、田间地头调研,形成关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非遗保护及产业发展等多个调研材料,为县委决策部署和“一府一委两院”改进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持续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专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视察调研、票决测评、质询等方式和手段,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推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和重点工作的落实。通过任前法律考试和任职承诺制度,组织任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加大对“一府一委两院”及其部门和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人员的监督,每年底开展任命干部履职评议。做深做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健全和完善“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工作模式,既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又增强了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
在监督工作中,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实效。比如,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中,结合《汉江水质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积极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企业、镇村实地查看,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县委的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强化创新驱动力,推进工作机关建设
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健全和完善了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工作等制度,并根据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要求,及时修订人大常委会学习制度、专题询问和代表约见等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科学性、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以开展满意度测评为载体,加强对常委会所作决议决定、审议意见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和保证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得到有效执行,确保人大工作有质量、见成效。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对常委会会议室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升级了电子表决器等相关软硬件,有效提升会议审议和表决效率。积极邀请计算机软件专家对政务内网、无纸化会议系统、机要保密硬件等进行稳定性评估,并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人大信息化平台和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使人大常委机关工作更加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
此外,持续加强人大干部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人大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干部队伍。
强化服务保障力,推进代表机关建设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机制,丰富代表活动形式,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建议。为了更好地服务代表和人民群众,县人大常委会还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在开通人大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推进“智慧人大”系统,及时发布人大工作信息,运行代表“随手拍”小程序,拓宽了代表和群众知情知政的渠道。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代表开展了全县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微视察、低效用地情况视察多次主题活动,动员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惠民工程等提出意见建议。
县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建立健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表建议督办室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大督办力度,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现场督办、跟踪问效等方式,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年初人代会上确定的代表建议均已在规定的节点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群众和代表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