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勉阳街道:庭院“微治理”圆梦“微心愿”

2024年08月27日 政治 文章字数:75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肖艳)今年以来,勉县勉阳街道畅通“心愿+志愿”双向服务渠道,辖区内15个社区紧扣居民需求,在250个小区围绕“一老一小”群体、物业服务需求等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组织共建单位精准对接需求事项与服务资源,搭建服务小区的红色志愿服务项目13类34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治理精度、深度、广度、温度。
  重举措,打造“合伙”联动机制。15个社区广泛动员辖区医院、学校、企业、社会组织与社区签订《社区合伙人协议书》,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与辖区内“六共四联”共建单位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发展共进的“朋友圈”。街道、社区每季度定期开展党建联席会议,梳理商讨项目清单落实进度及存在问题,确保红色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组建共建“合伙人”微信群,便于各成员单位及时了解社区工作动态,增强社区与共建“合伙人”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强支撑,打造“合伙”呼应队伍。在15个社区分别组建了特色鲜明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敬老助残、治安防范、便民助民、环境保护等服务活动。坚持将志愿服务与社区党建相融合、与居民需求相融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探索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模式。
  活思路,打造“合伙”品牌矩阵。通过红色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文化惠民”文艺演出进小区衍生出了“艺心”品牌,吸引更多的文体爱好者及居民参与进来,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情暖童心爱伴成长”儿童关爱活动进小区衍生出了“护童”品牌,让关爱呵护“留守儿童”、防止校园霸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平安建设宣传进小区衍生出了“调和”品牌,由社区专职人员、小区物业、驻社区人大代表、党代表、民警、律师等为成员组成多元调解队伍,采取“疏、看、听、换、协”调解“五字诀”工作方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居民家门口,让居民感受家门口的“调解温度”。